關鍵字:戶外運動
-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 有這些症狀應特別注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4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表示,王先生的心電圖顯示有心室早期收縮現象,24小時心電圖則發現有陣發性心房顫動,心臟超音波也出現心臟舒張功能變差等情形,因病患正值壯年,且藥物效果不顯著,加上心臟功能出現異常,經討論後決定以心導管電器消融術(簡稱電燒)治療。 -
玻璃體黃斑黏連恐釀失明危機 常見3大眼疾不可輕忽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327中年人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也很常見,根據統計,罹患糖尿病長達15年以上時,約有8成的人會有程度不一的視網膜病變,尤其是血糖、血壓控制不良或有腎病變的患者,罹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機率更高,病情也會比較嚴重;由於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抗體(如anti-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anti-VEGF)的問世,讓糖尿病黃斑水腫得到更好的治癒機會。 -
夏日冷氣病噴嚏打不停 中藥內服外噴改善惱人鼻過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59陳瑞聲表示,鼻子過敏有96%是塵螨所引起的,常見症狀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眼睛癢、頭暈、頭脹痛等,病理是因為感冒導致鼻黏膜受傷,被塵螨細菌侵入所致,長期過敏有可能惡化成鼻竇炎、鼻涕倒流、極慢性鼻炎、肥厚或萎縮性鼻炎、鼻蓄膿等鼻病。 -
本土0新增連11 農民送上台灣蓮子意指「確診連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74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日前相關學界推估,新冠肺炎會在冬季有第2波流行,是在疫情已經控制、夏季病例變得非常少作為前提,但很多國家目前都仍有疫情存在,病毒仍然在社區與民眾間,隨時都可能出現新確診病患,所以應該沒有所謂第1波與第2波,世界的新冠疫情目前應仍是持續中。 -
肺癌罹患率高與空汙息息相關 專家提出5大預防策略
癌症新知 / 肺癌3640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晉興表示,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早期肺癌病患得以透過開刀治癒。傳統肺癌手術及麻醉過程相當複雜,且具有風險性,麻醉科醫師須使用雙管氣管內管以維持單肺呼吸,手術須開胸約20至30公分,切斷肋骨後再進行肺葉切除術,甚至全肺切除術。不僅傷口長、切除範圍大、恢復時間久,且較容易引發手術併發症,術後長期疼痛的比例也較高,讓許多癌友一聽到開胸就畏縮,不敢動刀。 -
劉伯恩醫師談銀髮族體重管理 提高肌肉量為首要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512最佳預防肌少症的方法,除了從日常飲食著手,另外1項預防之道,是做些有氧運動搭配肌力訓練,肌力訓練的課程需要循續漸進,不要為求達標而過度透支體力。 -
孩子使用散瞳劑易畏光 戶外活動應做好眼睛保護措施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680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近視防治中心主任醫師吳佩昌表示,散瞳劑阿托品目前已經確認濃度由0.01%至0.05%都有效果,相對過去1%使用下,濃度降低100倍,畏光副作用及高眼壓風險也隨之減少,不需要太過擔心。 -
長輩跌倒恐與白內障有關 選對人工水晶體不再視茫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68精華眼科診所院長程維璋醫師指出,當透明無色的水晶體因老化或其他因素,變得混濁且硬化,影響光線的穿透、導致視力模糊,就稱之為白內障。通常隨著年紀增長,到了4、50歲水晶體會慢慢變為淡褐色,初期可能看東西感覺霧霧的、顏色較暗淡或畏光,隨時間流逝,白內障可能會變熟變硬。有不少老人家因為在家裡會不時因碰撞而不慎摔倒;或是吃飯時,發生夾不到菜的情況,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罹患白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