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感冒症狀
-
感冒咳嗽怕吃藥有副作用? 也許可以嘗試吃1匙蜂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21從審查研究中發現,比起接受常規治療(包括止咳糖漿、感冒藥和抗過敏藥以及止痛藥等),以蜂蜜治療的患者更少咳嗽、發作頻率更低。專家說,儘管蜂蜜可能無法讓感冒症狀消失,但嘗試一下是可行的。 -
氣溫驟降單側突發性耳聾 耳中風無預警報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38收治該名患者的中醫師高資承表示,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的急症,患者在3天之內,做聽力檢查有連續3個頻率的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即是神經性聽力損失的耳中風。耳中風的發生率在台灣約為10萬分之5至20,發病年齡大多介於40歲到60歲之間,且多發生於單耳聽力下降,鮮少有雙耳同時發生的情況,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眩暈、耳朵悶塞感等併發症狀。 -
9名泰籍人士從桃園飛曼谷入境遭攔 是否染新冠待檢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49莊人祥表示,今日確認長榮航空BR211班機上,有9名泰國籍乘客被帶到醫院檢驗,按照目前所得資訊,9位乘客登機前都有測量額溫,沒有超過高溫,因此9位乘客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目前靜待泰國衛生單位檢驗。 -
鼻竇炎手術後仍不適 檢查後發現體內這個元素匱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90陳忠雄醫師表示,這位年輕女性病人從事行政工作,為了追求美白很怕曬太陽,所以很少進行戶外活動或運動。多年下來皮膚因為沒有足夠的陽光照射,讓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大量減少,而當人體維生素D缺乏時,就容易出現鼻過敏、鼻竇炎或鼻瘜肉,也容易罹患感冒。 -
蔥白不吃丟掉太可惜 中醫教你這樣做改善夏日冷氣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90中醫師康涵菁表示,冷氣病主要是由很熱的地方突然跑到很冷的地方,引起血管神經不自主的收縮,所引起的一連串不舒服的症狀。輕微的冷氣病可能只是讓人覺得精神不濟、體溫微熱,是因為我們本來在戶外曬太陽全身發熱,應該要透過排汗來自我調溫,經由汗水排掉體內累積的熱,但在溫熱狀態下猛然進到冷氣房,原本張開的毛孔會因為冷氣而閉鎖起來,也把原本應該散掉的熱關在體內,就會讓人感到不舒服,讓很多人都會以為自己發燒,量體溫是正常的,但卻開始出現微熱、疲累感,嚴重甚至開始頭痛、頭暈與肩頸僵硬的症狀。 -
對抗新冠病毒勤洗手、戴口罩 更要防範「病從眼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101眼科醫師李怡萱指出,呼吸道並非新冠病毒的唯一傳播途徑,新型冠病毒確實可以透過接觸眼睛的結膜,或是咳嗽、打噴嚏等水霧而引起結膜炎,此病毒藉由水霧在不同的物質上停留的時間各不相同,最久可能達1個星期,因此,民眾有可能因為接觸到這些受汙染的物體,而產生感染現象。 -
新冠肺炎未發病就有傳染力 陳秀熙:應盡快展開普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360台大公衛學院全球衛生碩博士學程主任林先和表示,自己與疾管署防疫醫師研究共同分析,1月15日至2月26日新確診個案,與相關近距離接觸者(15分鐘以上),在1043位接觸者中,有12名因接觸確診感染,當中7位是共同居住家人,5位是非同住家人,值得注意的是,分別有2名與1名是無症狀患者。 -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出現味覺、嗅覺喪失 多為境外移入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2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國外已有不少研究提及新冠肺炎患者失去味覺、嗅覺,國內也是如此,但比率仍不高,但這「可能」是一個症狀,可視為罹病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