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恐懼
-
關心年輕世代情緒風暴 預防重度憂鬱急性發作阻止悲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040近幾年,年輕族群憂鬱和輕生的消息時有所聞,尤其18至28歲的「年輕世代」,正處於剛進大學就讀或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共同特徵包括環境、角色的轉變,或是即將負起經濟重擔的任務,常萌生壓力而不自知。 -
日排核廢水危害有多大? 核醫學會提5大專業見解說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346針對近期福島核能發電廠廢水、國內對於海洋水產品以及鹽產品之安全引起大眾矚目及危害擔憂。僅就此福島核子事故排放含氚廢水的情況,中華民國核醫學學會特別提出以下5大觀點說明與建議。 -
孩子罹患愛滋!暖醫化解母親憂慮恐懼 新觀念揮別歧視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3880為表揚致力投入於愛滋零歧視與去污名的第1線健康照護者,由國際愛滋病學會(IAS)發起、吉立亞醫藥(Gilead)支持的「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活動,這次台灣共有5組獲選,於23日舉辦頒獎典禮,期望藉由他們的經驗鼓勵更多人提供HIV感染者友善的醫療照護,讓感染者能被一視同仁的對待。 -
跟人講話便心跳加速冒冷汗 10分之1兒少有社交焦慮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26網路上有不少人說自己時常有社交恐懼症,對於需要與人相處互動的環境感到憂慮,不論時間長短,甚至會避免與人講電話,要求用文字對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焦慮症是兒童青少年最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一;過往研究顯示,將近10分之1的兒童青少年有社交焦慮症,而近年來「社恐」這個詞更是在網路上廣泛流傳,指的正是這些深受人際關係壓力所苦的孩子們。 -
2023中元普渡怎麼拜? 必備供品、5大禁忌水果報你知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860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或「鬼門開」,是台灣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大人們也時常警惕子女在這樣的時節行事要格外謹慎,讓人們對中元節多了一分神秘的緊張感。而在農曆7月15日時,就是最盛大的普渡拜拜日了,許多人每年都為了準備供品傷透腦筋,因此我們整理了普渡零食聲量排行,以及有哪些水果不適合當成供品,快一起準備起來吧! -
美FDA批准首款產後憂鬱症藥上市 產後情感障礙得解方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5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本(8)月4日批准首款產後憂鬱症藥錠Zurzuvae上市,最近1次臨床試驗證明,服藥2週後可顯著降低產婦憂鬱症狀。外電報導,負責主持Zurzuvae研究的紐約市朱克山醫院(Zucker Hillside Hospital)婦女行為醫學主任德里吉亞尼迪斯(Kristina Deligiannidis)指出,受試女性感受變好,能夠恢復與新生兒及家人的互動。 -
新手爸爸易憂鬱? 國外研究:3因素影響人父心理健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03父親節即將到來,趁著節日多給予爸爸們關懷與問候,特別是新手爸爸們。根據1項發表於《JBI EVIDENCE SYNTHESIS》期刊的回顧研究指出,初為人父的男性在轉變成父親角色的期間,心理健康將面臨挑戰,他們希望在父親身份、配偶關係的改變上能獲得更多的指引和支持。 -
白內障成因除了老化還有這些 選擇人工水晶體大有學問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2942白內障是正常老化的過程,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不過,士林大學眼科診所院長黃宇軒進一步指出,除了自然老化外,其他如糖尿病、高度近視、外傷等因素,使得眼睛內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變混濁,導致光線無法穿透,視線就會產生模糊、色彩不鮮明的情況,此時白內障已悄悄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