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急診醫學會
-
醫學中心急診壅塞如何解?強化病床調度 落實分級醫療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555針對近日急診壅塞造成急診醫護人員工作負荷過重問題,衛福部醫事司於23日傍晚發佈新聞稿指出,衛福部已積極於2月8日及2月13日召開2場會議,請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督導並強化急診壅塞醫院病床調度機制,及請各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床調度,協助病患下轉,並請基層醫療診所協助落實分級醫療。同時,健保署亦提供醫院彈性調整特殊病床為一般病床,自即日起至3月15日,以增加醫院病床調度機制,減緩急診壅塞情形。 -
台東農藥食物中毒事件檢討 衛福部長發言引來醫師不滿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100台東金峰鄉賓茂部落農藥食物中毒事件,累計4死。衛福部長邱泰源於立院備詢時表示,當地急診醫師對於農藥中毒的防範性,應做系統性檢討。不過,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稍後表示,部長應該是講得比較快,急診醫師不會有責任釐清問題,但會發函提醒所有醫師。 -
不是先到先看!急診依病情檢傷分5級 1張圖表看懂順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59當病人到達急診後,急診護理人員會依其病情,使用標準方式快速評估以及將病人分級的過程。急診檢傷分類依病人病情危急程度,建立病人優先就診順序,以即時搶救重症病人生命。台灣現行標準是由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急診醫學會、中華民國急重症護理學會參考加拿大檢傷分類系統(CTAS)之架構,配合國內醫療情境及需求,共同制訂。分為非外傷和外傷2大系統,以生命徵象為基礎,主訴為導向,結合生理狀況進行評估。 -
醫曝:成人MIS-A致死率是兒童3倍? 2徵兆出現快就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36本土確診人數突破300萬,外界關心不只要擔心兒童染疫後發生「多重系統發炎症」(MIS-C),成人多重器官發炎(MIS-A)的病患也將陸續出現?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教授李建璋發文指出,雖然國內確診人數逐日下降,但確診後2至12周可能產生「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的個案,國內應將出現相關案例。 -
雙北醫院急診擠爆快篩陽性者 羅一鈞:應去社區採檢站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726不少人快篩陽性後,直奔醫院急診做篩檢,導致醫院即使在晚上11點多仍舊很多人。指揮中心與台灣急診醫學會提醒,如快篩呈現陽性,建議先預約社區採檢站的PCR,有警示症狀再去醫院,以免佔用醫療量能。 -
輕症居家照護「送藥原則」出爐 由藥師親送到確診者家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52在新北市於今(11)日上午宣布「輕症在家照護」施行細則與專責醫院名單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在下午宣布將視疫情發展啟動確定病例的居家照護,強化疫情的應變能力。 -
侯佩岑剛過完生日凌晨就掛急診 別小看急性過敏風險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892侯佩岑曾有「台灣第一美女主播」之稱,20日是她42歲生日,這1個星期來,多位姐妹淘輪番幫她慶生,沒想到卻在生日夜出狀況,因呼吸困難被緊急送醫。台灣急診醫學會表示,造成過敏性反應的主因有3大類,分別為藥物、食物和毒液,國內住院且有過敏性休克的病患中,以藥物所引起的比率最高,其次為食物造成。美國研究發現,最常引起致死性過敏性休克的藥物種類為Betalactam類抗生素、在全麻醉情況下,給予肌肉鬆弛劑及注射型顯影劑。 -
健保署放寬急診身分證字號調病史 加快醫師搶救生命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59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表示,急診與一般門診運作模式非常不同,急救病人不一定在當下醫院有就醫紀錄,如果病人當下沒有帶健保卡,就沒有辦法立刻知道疾病史,大幅增加急診醫師的救治難度。新查詢作業開放後,急診醫師只要用任何方法得知,例如身份證、駕照、病人口述等,只要有辦法知道身分證字號,就可查看就醫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