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急性血栓
-
冬天吃鍋避開這些雷!三高患者尤其當心 以免吃出憾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92近日天氣逐漸轉涼,有狹心症、心律不整、腦中風病史的族群,要特別留意。而有三高患者,也別掉以輕心。冬天是急性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期,主要原因是當氣溫驟降時,體內的血管也會跟著收縮,使血流阻力上升 ,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和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不穩定性,增加急性心肌梗塞與和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的風險,民眾一旦出現持續性胸悶、呼吸困難、單側突發無力或口齒不清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早就醫,預防猝死意外。 -
搶救腦中風謹記「臨微不亂」 專家:預防中風要這樣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09腦中風不僅跟個人健康有關,其造成的失能也深深影響著個人與家庭的負擔。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4月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腦血管介入科主任朱海瑞醫師,與民眾分享腦中風的治療與保健。 -
老菸槍心肌梗塞辦公室倒地! 心臟科醫師教你正確急救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561位47歲的高階主管原本就有高血壓,以及膽固醇偏高,加上長時間吸菸,在辦公室突然倒地。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晨祐表示:該患者在就醫後,心電圖判斷為急性ST節段上升類型的心肌梗塞,加上患者血壓不穩定,合併有心因性休克。在置放完葉克膜維生系統後,黃醫師為患者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術中發現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完全塞住,經氣球擴張打通血管,以及放置血管支架後,患者的血壓才較為穩定,葉克膜約3天後就移除。 -
冷到「皮皮挫」!網友教你低溫保健 狂推5大抗寒絕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53每年寒流來襲都有民眾因低溫送醫,究竟該如何做好低溫保健,才能減少意外的發生呢?不少網友都指出「多層次保暖衣物」是對抗冬日低溫不可少的裝備。若體質怕冷又住在北部,推薦可購入電暖氣以備不時之需,也有民眾留言「我手腳冰冷,冬天都鋪電熱毯」、「覺得中南部電熱毯就很夠用了」,表示若考量到價格與地區使用頻率,電熱毯也是居家保暖方式的好選擇之一。 -
心肌梗塞不是裝支架就好! 醫示警:未落實管控易復發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7457歲的張女士本身患有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8年前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經醫院緊急治療,放置3支冠狀動脈藥物支架後,持續進行藥物治療,情況控制穩定。然而,患者後續就未再回診,也沒有規律檢查與藥物治療,今年因胸悶不適回診,再次發現冠狀動脈有嚴重堵塞,需要安排心導管手術,但張女士卻在住院前突發2次心肌梗塞,到院前心臟驟停,經救護人員急救後,雖恢復心跳並迅速打通冠狀動脈,但因腦組織缺氧,3個多月了,仍處於深度昏迷狀態。 -
「微笑、舉手、說句話」3口訣 簡單判斷腦中風快筆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81腦中風是與我們生活距離很近的疾病,且好發年齡不斷下降,41歲的藝人納豆、不到40歲的健身網紅「筋肉爸爸」也都因腦血管疾病倒下。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5月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與民眾分享腦中風的治療與保健。 -
心肌梗塞患者送急診劇增 多數擔心染疫沒回診停藥所致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7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潘泓智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本追蹤治療良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因擔心染疫風險而不敢至醫院回診,連帶也中斷服用藥物。沒想到近期1周內竟出現多位患者,因停用抗血小板藥物,造成心臟冠狀動脈支架內急性血栓,所幸經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後,才撿回一命,紛紛嚇得表示不敢再自行停藥。 -
物理性血栓抽吸術 中風患者新福音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26台北榮總外科部心臟外科主治醫師許喬博表示,「經濟艙症候群」是靜脈壁的損傷、長期坐臥或長時間手術,導致血流障礙與凝血功能亢進,並造成血液流動緩慢,血液凝聚而形成深層靜脈栓塞。普遍而言,腫脹、疼痛、發熱等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症狀,如延誤治療,很可能造成突發的肺栓塞。若血栓在心房顫動中形成,則會導致「心因性栓塞型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