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血管疾病患者
-
春寒料峭氣溫驟降 國健署提醒護心防寒要「趨吉避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500面對這一波氣溫驟降,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加強禦寒保暖措施,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家人曾有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及家中長者等,須特別謹慎與小心。 -
冷氣團來襲!高危族群慎防心臟病及中風 有異狀速就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669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當溫度降低時,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壓容易不穩定,易致血液在血管內凝固,誘發心臟病、急性中風,呼籲民眾要加強保暖;如果民眾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症狀,應該要儘速就醫接受治療。 -
全台追雪!寒流極凍心血管首當其衝 睡前記得做這件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79隨著冬季最強寒流的襲來,氣象局已經發出低溫警報,一些區域甚至可能面臨攝氏5度以下的極低溫。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張藝耀主任提醒民眾,隨著氣溫下降,特別是患有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們,務必格外注意保暖,並確保按時服藥、定期追蹤檢查,一旦出現胸悶(痛)、呼吸困難、噁心或頭暈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 -
大寒天氣急凍!國健署提護心8式 別讓心臟疾病找上門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56「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1個節氣,象徵1年(112年)的結束。根據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資料顯示,1月20日東北季風增強,緊接著又有寒流來襲,且可能持續冷至1月25日清晨。俗話說:「新年頭,舊年尾」,伴隨著農曆春節將至,民眾忙著大掃除與採買年貨,除了適時添加衣物禦寒外,長輩常說:「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究竟平時如何護心暖心顧健康?國民健康署邀請你一同搭上護心巴士,落實以下「8式健康生活習慣」,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
泡熱水澡突昏迷!冬季慎防「熱休克」 醫師揭關鍵成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78熱休克主要是指人原本處於低溫環境中,突然進到溫暖環境,正收縮中的血管可能會突然擴張,導致血壓出現急遽變化。例如:從外露天浴池等寒冷環境,移動到溫暖內部空間的那瞬間,或者原本浸泡在冰水,突然換至溫泉中,就可能引發「熱休克」。 -
溫差過大當心腦中風! 護血管避免阻塞促進血循成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54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壓力龐大,飲食多以高糖、高油、高鹽為主,不僅三高、慢性病盛行,長期容易造成心血管壓力,血液循環變差,一不注意血管阻塞就會導致中風。新竹縣康青骨科診所郭文華醫師指出,民眾面對三高、糖尿病等疾病,長期疏於控制,血管容易變質,進而形成血栓,造成動脈硬化,尤其天氣變化大時,血壓起伏也大,一不小心血管就容易壞掉。 -
入秋早晚溫差大血管健康要顧好 補充1成份慎防腦中風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8384新北順安復健專科診所滕學澍醫師指出,像是血壓上升、心血管疾病和腦中風急性發作等,主因便是氣溫驟然降低會造成血管快速收縮,促使血壓上升,輕則增加末梢肢體血液灌流不足的情況,導致手腳冰冷、肢體麻木感、疲倦、水腫等症狀;而高血壓患者在接觸到冷空氣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時,可能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恐引發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急性發作。 -
男人也要注意末梢血液循環! 醫揭:勃起障礙影響性福
兩性關係 / 男人幫8084白彝維醫師指出,若不想藉藥物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建議平時應養成運動習慣,增進血管功能進步,也可以透過攝取銀杏葉萃取物、紅麴萃取物和魚油等補充品,並且調整生活作息、少吃油炸、少鹽少糖,都有助於讓血管功能變好,血液循環通暢。此外,研究發現,抽菸、酗酒與勃起功能障礙密切相關,但偶爾小酌1杯紅酒,有助動脈血管的彈性,對勃起功能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