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衛生中心
-
女人憂鬱的來源 老化比更年期更嚴重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530台北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女性荷爾蒙對女性的身心有保護作用,能增進心情穩定度,但雌激素波動或下降的時期,較易有焦慮、憂鬱、或易怒等情緒變化,主要發生在生理期前、生產後及更年期,其中更年期期間出現的身心不適,包括發熱、盜汗、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等症狀。 -
貼文沒人按讚不開心 重度使用社群媒體恐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472值得注意的是,一篇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指出,一旦長期持續透過社群媒體與他人互動,對年輕人而言,容易出現憂鬱情緒,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與罹患憂鬱症風險成正相關。 -
製造生活小確幸 愉悅感讓人更長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08該研究對象為英格蘭50歲以上成年人,共9,365名平均年齡63歲,自2002到2006年間,每兩年透過問卷測量了解生活愉悅度,總共3次。此外,搭配死亡率測量,後者持續至2013年。追蹤期間共1,310人死亡,進一步分析發現,3次調查均覺得自己擁有高度愉悅經驗者,比很少感覺到愉悅的人,死亡風險明顯減少兩成四。 -
接收太多臉書負能量 易增加青少年憂鬱風險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51美國布朗大學一份於2016年發表於《青少年健康期刊》的研究顯示,有負面臉書經驗的人,出現憂鬱症狀的風險是沒有負面經驗者的3.2倍,且經歷4次或4次以上與不想聯繫的人互動或誤解時,出現憂鬱症狀的風險則顯著提升。研究中所指的負面經驗為被霸凌、不友善、被誤解或不想要的聯繫等。 -
獨居老人健康衰退快 年節別忘多關懷長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761根據衛福部2016年統計,台灣約有4萬6000名獨居老人,以女性居多。美國「老化行政管理局」指出,與他人缺乏聯繫,是老年人常見的嚴重問題,有些老年人缺乏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而感到與所在的社區脫離。有些老年人則是因健康狀況、憂鬱症或精神疾病而變得退縮和孤立。 -
血糖起伏壓力大 三成糖友患有憂鬱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40糖尿病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它的併發症;對大部分的病友來說,糖尿病不只是個人疾病,而是得面對全家共同的挑戰。不少患者在得知自己罹患糖尿病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親人在家品嘗美食、點心,心情很難不受影響。罹病後,該怎麼做才能擺脫恐慌、不安的負面情緒,學會與疾病共存、活得自在呢?這是家屬與病人得共同面對的課題。 -
耶誕送禮壓力大 專家:提前準備免緊張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55該調查受試者共約3,000多名英國民眾,調查結果發現,聖誕節被列入生活壓力事件第6名。86%民眾認為買禮物是件困難的事;65%民眾表示在聖誕節購物讓人有壓力;超過30%的人表示,光是想到要在聖誕節到忙碌的街上就覺得有壓力;61%的人表示在逛街時缺乏靈感和擔心禮物不受喜愛;60%的人曾有買禮物送給某人,結果看到對方失望表情的不好經驗。 -
停經婦女有憂鬱症病史 心臟疾病風險增高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248此研究計畫由賓州雷丁(Reading)醫院婦產科醫生主持,研究者從2004年開始,針對接受常規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1,084名平均年齡55歲之美國女性進行10年的追蹤,每位女性皆完成一項包含悲傷(抑鬱)、無助、沮喪和消沉等問題的問卷,並詢問健康相關訊息,包括心臟病風險因素,如家族史、吸煙狀況、運動量,並在追蹤期間進行4次的憂鬱症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