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小分子藥
-
乳癌術後2年最易復發 術後輔助治療可望減低癌友夢魘
癌症新知 / 乳癌3170早期乳癌存活率高,其中第0期、第1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更高達95%,時至今日已不是令人聞之色變的絕症,但復發問題仍讓許多乳癌病友如同驚弓之鳥時刻警覺。大部份的早期乳癌患者透過積極治療,疾病已能痊癒或穩定獲控制。HER2陽性乳癌復發率在術後第1至2年會到達復發最高峰。 -
中研院攜手學研界抗COVID-19 最快3至6個月研發快篩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50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各國都想及早找出解決之道。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今(13)日召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會議,並於會中倡議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精神,以利學研單位共享研究材料、研究資訊,及智財成果。分進合擊不僅能加速研發進度,更可以多重驗證由不同研究團隊研發出的成果。 -
異位性皮膚炎誤用偏方 導致併發症恐難收拾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2820歲的小華本來應該是享受自己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的年紀,但是因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在高二時輟學,目前正在家中休養,如果可以有更好的治療,相信現在的他,正享受著屬於年輕人的燦爛歲月。 -
類風濕性關節炎常見疼痛 醫:強忍非好漢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588今年61歲經營餐飲業的男性患者,12年前的某天早晨,因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突然發病,造成全身關節劇烈疼痛,動彈不得,生活無法自理,痛楚對他來說就像滿清10大酷刑,且曾經長達3至4年無法從事最愛的籃球運動,每次經過球場只能望著籃框嘆氣。 -
國衛院與中研院攜手 發表17項尖端生醫技術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88其中,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洪明秀副研究員團隊開發的DBPR211,深具抗第二型糖尿病、抗肥胖及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症的潛力。目前第二型糖尿病治療藥物中具減重效果者有限,如常用之DPP4抑制劑即不具減重效果,而SGLT2抑制劑雖具部分減重效果,但不適用於腎功能不佳者。DBPR211則提供糖尿病患治療上另一項新選擇,也提供糖尿病合併治療新組合之可能性。 -
嗎啡止痛劑愈用愈沒效 激素CXCL1為關鍵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524台大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教授符文美與台大醫院麻醉科合作,於2010年至2013年以30名因肝癌、肺癌、乳癌等各式癌末疼痛,而接受高劑量嗎啡止痛的病患當作研究組,10名健康受試者的腦脊髓液則為對照組,結果發現中樞神經系統內的CXCL1是抑制嗎啡的關鍵。 -
合成小分子藥物 可改善自體免疫疾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387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劉峰誠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都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體內會製造出對抗自己組織或細胞的抗體,進而攻擊自己的組織器官,引起發炎破壞,甚至使器官組織喪失機能。 -
頭痛久治不癒 肺癌的徵兆!?
癌症新知 / 肺癌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