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家族病史
-
肺癌為我國癌症死亡首位 免費肺癌篩檢2年1次及早防治
癌症新知 / 肺癌3934大家提到肺癌,多會想到吸入過多廢氣或吸菸引發,卻忘了1個常見的原因:家族病史。從111年中開辦將肺癌列為第5癌進行篩檢,其中肺癌家族史與重度吸菸者被納入篩檢對象。醫師說明,早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達到9成,及早篩檢發現,才能有效戰勝癌症。 -
女性更年期後突變胖!婦癌風險增加 醫示警當心卵巢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976不少女性步入更年期後,體重不受控制,扶搖直上,但醫師提醒,「肥胖」與多種癌症有關,熟齡女性如果過胖,將提高乳癌、卵巢癌等婦癌風險。更年期後,仍須好好控制體重,如果莫名變胖,務必提高警覺,接受進一步檢查。 -
5旬婦人罹女性頭號癌症 結合中醫抗癌穩定病情未轉移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42莊振杉醫師舉例,1名年約50歲的林姓婦女在2021年10月發現罹患右乳腺癌,腫瘤約2公分,已手術並化療多次,出現諸多副作用及身體不適症狀,包括口乾舌燥、頭暈、肩頸痠痛、倦怠乏力、眼睛乾澀、胸悶、心悸、氣喘等,給予處方如紫根牡蠣湯、十六味流氣飲、養心湯、麥門冬等,服藥3個月後,林姓婦女的症狀已完全改善。 -
這些症狀別以為休息就會好 腦中風高危族群應提高警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913中和國泰診所程建中醫師表示,中風就是腦部的血管阻塞,血流無法通行,造成局部腦組織損傷或壞死,進而導致知能或肢體障礙,甚至留下永久性的後遺症。年齡愈大愈容易使腦部的血管變得狹窄或阻塞,特別是65歲以上民眾,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更是中風的高危險群,比起健康的人高出2倍以上的風險。 -
10大癌症「沉默殺手」大腸癌如何預防 就靠4個好習慣
癌症新知 / 腸癌3743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罹患大腸癌,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大腸癌曾連續15年蟬聯我國「10大癌症」之首,偏偏大腸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導致患者常在感到明顯不適時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因此大腸癌可說是「預防勝於治療」。《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預防大腸癌」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四個預防大腸癌好習慣。 「健康飲食」是預防大腸癌重點 「定期篩檢」可及早發現並治療。 -
連呼吸也會胖是代謝症候群? 5大誘發原因這項最常見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458許多人謙稱自己呼吸都會胖,真的嗎?代謝症候群常見的病徵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和肥胖。而引發代謝症候群的原因很複雜,例如不良生活習慣與遺傳皆有可能是原因之一,尤其是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和飲食習慣改變,有關代謝症候群的討論正日漸增加。《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代謝症候群引發原因」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代謝症候群引發原因。 -
10大癌症榜首全台盛行率這區最高 專家曝防大腸癌飲食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282近日作詞人李坤城因大腸癌過世,令人想起資深藝人賀一航以及藝術家李國修也因大腸癌過世。近日作詞人李坤城與小40歲林靖恩的「爺孫戀」的結束 讓這個癌中之王再度引起注意。66歲的李坤城大腸癌病逝,近年來也不時聽聞名人因大腸癌症離世的消息,例如老藝人豬哥亮、賀一航,以及時任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等名人也都因大腸癌逝世。 -
又有名人因直腸癌殞落 觀察大便習慣出現3情況快檢查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685衛福部最新癌症報告顯示,2019年共計1萬7302人罹患大腸直腸癌,平均每天47人確診。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提醒,民眾平日應該觀察自身大便習慣,如果出現「大便頻率突然改變」、「解便變困難」、「擦拭出血」,就應儘早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