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家族病史
-
每30分1人罹大腸癌! 不讓「瘜肉→癌」醫授1招預防
癌症新知 / 腸癌2384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最新資料,大腸癌已連續14年高居癌症發生人數第1位,108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7,302人,換句話說也就是每30分22秒就有1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癌。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在國人主要死亡10大癌症中,「大腸癌」算是一種只要有定期篩檢,就可大幅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甚至是在大腸癌發生前達到阻斷發生的效果。 -
5大醫學中心揭露猝死4大危險因子! 心房顫動尤其當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6罹患心律不整等慢性病,若未規律接受治療,病情未受良好控制,感染新冠後重症風險恐增加,原本疾病突然發作的危險也大增。尤其心房顫動患者,若因不願意就醫而導致未能規律服藥控制,中風與猝死風險更會危害民眾健康。 -
血便原來是痔瘡虛驚一場! 醫曝:別忽略罹患腸癌徵兆
癌症新知 / 腸癌2429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發生血便的原因並不單一,國人痔瘡盛行率高,最常見也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解便時出血或肛門口有疼痛感。另外,大腸癌的伴隨症狀也會有血便的發生,所以當發生血便時千萬不能輕忽! -
早期篩檢助抗肺癌!醫院與國健署合作 籲2類人快檢查
癌症新知 / 肺癌3385為改善肺癌高死亡率的現況,衛福部國健署提出了「肺癌早期偵測計畫」,與放射線醫學會、肺癌學會、胸腔重症醫學會、胸腔外科醫學會聯手共同推廣肺癌高危險族群進行2年1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以期提早發現肺癌,有利醫師進一步治療,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 -
確診三陰性乳癌別慌! 醫師曝術前化療合併免疫新趨勢
癌症新知 / 乳癌60「超偶」歌手朱俐靜月初不敵乳癌病逝,消息傳出後,引發各界對於女性癌症頭號殺手「乳癌」的關注。國內研究發現,台灣乳癌好發年齡為40至69歲,其中不乏未達公費乳房篩檢年齡的年輕女性,醫師呼籲女性朋友提高警覺,及早診斷和治療,即使是三陰性乳癌,若能早期治療,也有機會力拚達到近乎沒有癌症跡象的狀態。 -
全台烤蕃薯!開車族要當心 上車1動作恐造成心梗猝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2全台烤蕃薯!接連數日高溫逼近40度,讓人感覺快要被蒸發。1位26歲男性送貨司機,每天都需要上下車運送貨品,送貨途中因頓覺胸部悶痛、冒冷汗且呼吸上氣不接下氣,便直接驅車至中港澄清醫院掛急診,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 -
腦中風幾乎0前兆! 醫列「8大奪命因子」中3項極危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26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陪市長柯文哲參加餐敘,卻突然中風送醫急救,引發大眾關注,目前正在加護病房觀察中。醫師指出,腦出血又稱出血性腦中風,關於腦中風過往的刻板印象大多數人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發生,但其實年輕型腦中風比例有明顯逐漸增加的趨勢。 -
乳癌患者「淋巴結陽性」復發機率高 早期治療可望治癒
癌症新知 / 乳癌2966台灣每年新增乳癌患者高達萬人,早期患者佔了8成;雖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為90%,但患者的最大隱憂是復發,有20%到40%的患者可能要再次面對乳癌的威脅。醫師表示,只要能積極接受術後輔助治療,可有效降低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