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家族史
-
男子抽菸又不積極控制糖尿病 健檢紅字多還罹癌中之王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982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目前造成胰臟癌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確,但依據個案狀況仍可找出高危險族群,包括60歲以上的年長者、有家族遺傳及有遺傳慢性胰臟炎的人、糖尿病者、有抽菸者、或是家族中有遺傳性結腸癌、乳癌、卵巢癌及黑色素瘤的家族也較容易得到胰臟癌。 -
血糖不控制併發症比你想像多 糖尿病4種診斷方式1次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6109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普及率高達11.1%,其中第2型糖尿病占比達9成以上,而肥胖、具有家族史以及有妊娠糖尿病者都是好發族群。 -
守護心血管!單看抽血值仍不足 低密度膽固醇才是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20有大型臨床研究顯示,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有效的延緩血管動脈硬化的惡化和改善預後,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我們追蹤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標。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所發表的高血脂治療指引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控制目標,應依據每個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同而因人而異。 -
肺癌登上10大癌症之首! 專家籲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
癌症新知 / 肺癌5072肺癌已經成為國人新國病。它不僅是蟬連19年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罹病人數也已經超越大腸癌、肝癌,成為10大癌症之首,也使用最多的健保資源,堪稱「三高」型癌症。中研院士楊泮池表示,超過6成肺癌病人發現時,已經是第3、第4期,因而死亡率最高。 -
沒有徵兆!36歲女老師與同事相揪去健檢 意外發現乳癌
癌症新知 / 乳癌408036歲陳姓女老師在同事的邀約下,一同去做健康檢查,過往的她只做過基礎的健檢(測量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血脂及胸腔X光檢查),生活相當自律,BMI都維持在標準範圍內。陳老師此次健檢特別加入女性相關的超音波檢查,透過乳房超音波意外發現,左側乳房有個邊緣不規則的低回音結節,大小約近1公分,後續轉介至乳房外科,安排切片檢查,確認罹患乳癌。 -
LDCT讓肺癌早期被發現 術後輔以免疫治療可降低復發
癌症新知 / 肺癌3675越早發現肺癌,預後自然越好。當癌細胞仍侷限在小範圍時,切除範圍變小,手術治療便可以發揮很好的成效;若癌細胞已進入淋巴、血液中,術後復發風險也會逐步增高。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陳志毅醫師說,第1期肺癌又可分為1a、1b以及1c,1a期肺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後,可以不接受全身性治療;但1b期以上的肺癌患者,術後就需要搭配全身性輔助治療,選擇包括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等,幫助降低復發風險。 -
乳癌權威郭耀隆腦中風逝 慎防8大危險因子、3招助遠離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5005南部乳癌權威、成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耀隆因腦中風病逝,年紀才50多歲,讓人深感意外,而成大醫院今(2)日證實此不幸事件,「成醫慟失英才,全院同仁皆相當不捨,院方已成立治喪委員會,全力協助家屬處理後事相關事宜。」北部外科醫師江坤俊於10月31日深夜,也在臉書PO文悼念「南部1位我很尊重的學長過世了」,感慨人生無常,「希望大家都能記住你的名字,郭耀隆醫師,一路好走。」 -
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不可不慎! 提升健康識能加強防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36腦血管疾病為111年國人10大死因的第5位,且依中央健康保險署110年全民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全國腦血管疾病的就醫人數達43.7萬人,其費用占總醫療費用比率排名第7位,顯示腦血管疾病影響國人健康及醫療費用負擔甚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