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定期追蹤
-
手掌兩側出現紅斑竟是「肝掌」 就醫檢查發現肝癌初期
癌症新知 / 肝癌5640陳政國醫師指出,肝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多數患者當發現肝臟腫瘤時,幾乎已是中晚期,以致於肝癌死亡率居高不下,不過臨床上肝癌患者會出現幾種特殊警訊,可以作為參考,例如「肝掌」,其特徵就是患者手掌的大小魚際處,出現異常紅點或泛紅,或者胸前、四肢發現「蜘蛛痣」,中間有小紅點,周圍佈滿往外擴散的小血管,此外黃疸(眼睛)、腹水、肚皮靜脈曲張、手腳浮腫等,都是肝臟病變的警訊。 -
6旬男性1夜7次郎!男人頻尿一定腎虛? 中醫師解迷思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084長輩1個晚上要起床跑廁所6、7次,排尿不夠乾淨,則是典型的「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狀。 -
白內障治療不要拖延! 不敢動手術結果釀成急性青光眼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231白內障是2種老化的退化性疾病,就像年紀增長會冒出白頭髮一樣,每個長壽的人都會逐漸形成,目前台灣50歲以上的人約有6成患有白內障,70歲以上更高達9成;當病人懷疑白內障出現時,應先至醫院請醫師檢查,瞭解目前白內障的情況並定期追蹤,而非一出現就立即要手術治療。 -
晚期肝癌活不過半年? 免疫組合治療用藥新突破助延命
癌症新知 / 肝癌106晚期肝癌者一定要把握一線黃金治療期,與醫師討論,找到個人最佳治療策略。另外,從預防角度來看,B、C型肝炎患者一定要定期追蹤,有助及早發現腫瘤,及早治療。 -
糖尿病不治療被迫切蛋蛋! 男子副睪炎膿瘍致睪丸萎縮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329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副睪膿瘍是1種不常見的副睪炎併發症,常發生在嚴重副睪炎或是長期未接受治療者,症狀與睪丸腫瘤相似,因此及時檢查與治療是很重要的。 -
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肝癌居第4位 有2成與脂肪肝有關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149根據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8成肝癌是由B、C型肝炎所引起的,有B、C肝炎者應照醫囑定期追蹤治療,就可有效降低肝癌的發生,但約有2成肝癌患者,並非罹患B、C肝炎,而是由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如:脂肪性肝炎。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指出台灣非B、C型肝炎引起的肝癌,風險因子包含脂肪肝、糖尿病與三酸甘油脂過高,如有上述2個以上的風險因子,需注意自身健康及維持健康體位。 -
坐著看報竟雙腳麻木 原來肺癌轉移脊椎骨造成下肢癱瘓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4541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馮博皓醫師指出,經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的脊椎有壓迫性骨折,且脊椎神經被嚴重壓迫,進而造成下肢癱瘓。更麻煩的是,在胸部X光中也發現了腫瘤,因此判斷是肺癌轉移到脊椎骨,導致病理性骨折。當癌症轉移到骨頭,及稱為「癌症骨轉移」。 -
癌友接受中醫治療卻不敢說? 中醫師破除常見治療迷思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16莊振杉以中醫的觀點說明,癌症的成因通常與自體免疫不足有關,因此,若沒有將真正的致癌因子消除,隨時都有復發和轉移的可能!而中醫的主要治療方向在於提升患者的自體免疫功能,中醫藥藉由現代生物科技做特定植物萃取、微分化處理,讓中醫藥能快速被人體吸收,進而提升患者免疫力與體力,達到真正治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