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62歲王先生,1個月前因下體疼痛就醫,短暫治療後未回診,最近發現不止疼痛還出現腫塊至本院求診。問診得知,多年前診斷有糖尿病但未接受治療,檢查發現右側睪丸腫大,觸診時有壓痛,質地偏硬;驗尿顯示尿糖+++,發炎指數高;超音波發現疑似睪丸腫瘤,安排睪丸切除手術,病理報告為睪丸膿瘍合併睪丸萎縮(膿瘍大小約6.5cm*3.7cm*3.5cm)。
副睪炎好發於年輕人 年長慢性病患者則易併發副睪膿瘍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副睪膿瘍是1種不常見的副睪炎併發症,常發生在嚴重副睪炎或是長期未接受治療者,症狀與睪丸腫瘤相似,因此及時檢查與治療是很重要的。
副睪炎是因大腸桿菌、淋菌、披衣菌等進入副睪引起,好發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但年長者也可能發生。在急性期常會有腫塊、發高燒、局部紅腫、排尿不適、嚴重壓痛等症狀,未儘早治療或是未遵照醫囑服用抗生素而長期發炎有轉為慢性副睪炎的可能。倘副睪炎發生在有慢性病、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較差的老年人,易併發副睪膿瘍。
副睪膿瘍需要動手術引出化膿 情況嚴重甚至需切除睪丸
副睪發炎化膿手術難避免!周固指出,初期以藥物治療為主,副睪炎遵從醫囑治療大多會痊癒,除藥物治療外,可配合間歇冰敷緩解腫痛不適,冰敷15分鐘後休息30分鐘;多休息少走動,減少陰囊下墬的不適感。
倘膿瘍已形成,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須以外科手術引流治療膿瘍,甚至切除睪丸。像是62歲王先生雖在發生副睪炎時便接受治療,但未確實遵照醫囑服藥,加上長期未控制糖尿病,使得血糖持續過高,免疫力低下,副睪發炎後便容易併發副睪膿瘍,睪丸也出現萎縮。
最後周固提醒,當發現睪丸腫塊、睪丸腫大、兩側大小不對稱、疼痛或異常的感覺等,應儘早就醫診斷,早期治療。有慢性病者,也應定期追蹤治療,以提升個人免疫力,降低併發症發生的可能。
延伸閱讀
-
疫情影響「性」男購陰莖環、纏繃帶助硬 醫:勿信偏方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327泌尿科醫師表示,最近1、2個月來,勃起功能障礙患者明顯增加,因性事表現不佳,半軟不硬,而緊張求診。 但千萬別不求診而嘗試其他偏方,以免弄巧成拙。 -
頻尿、不舉是泌尿道惹禍? 當心!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19王炯珵醫師指出,高血壓並不是只有心臟疾病,高血壓和攝護腺肥大、性功能障礙、甚至尿路結石、膀胱過動症都有相關性。而新陳代謝症候群(包含血壓、血脂、血糖、腰圍異常),除了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相關,也跟勃起功能障礙息息相關。 -
講座報名/高血壓引起頻尿? 泌尿科名醫打破保健迷思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602咦!高血壓不是屬於心臟相關疾病,跟泌尿科會有關嗎?其實,全身性疾病,都會彼此互相影響。恩主公醫院泌尿科主任王炯珵指出,高血壓和攝護腺肥大、性功能障礙、甚至尿路結石、膀胱過動症都有相關性。 -
割包皮可降低染愛滋病風險? 醫揭割包皮能遠離這些病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312包皮是包覆男性陰莖龜頭的一層皮膚,用來保護龜頭不受內褲或外來物等刺激,而在天主教、回教等一些宗教,會替剛出生的小男嬰行「割禮」儀式,也就是割包皮。 -
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619嗜鉻細胞瘤即是一種極罕見的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發生率僅10萬分之1。如同潛藏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平時沒有症狀,一旦受觸發便會猛發性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使患者心跳加速,進入亢奮的戰鬥狀態,產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曾有患者因反覆胸悶接受多次心導管檢查後,兜兜轉轉才發現是嗜鉻細胞瘤導致的高血壓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