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體
-
泌尿道結石不治療恐影響腎臟! 可靠3大治療方法解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06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唐靖表示,台灣位處亞熱帶地區,泌尿道結石盛行率約為10%左右,較世界平均為高,其中又以男性較女性為多。一般泌尿道結石若位於腎臟,並不一定會造成症狀,但若是結石掉進輸尿管內,則極有可能產生劇烈的腰痛,並合併噁心、嘔吐、腎臟水腫,甚至是感染的情況,又若是結石在腎臟內漸漸擴大,也可能會變成慢性泌尿道感染的源頭,進而影響腎臟功能。 -
疫情降階後若再起怎辦? 民眾常見QA圖卡懶人包1次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422指揮中心今(25)日宣布將從5月1日起將新冠肺炎調整為第4類傳染病,指揮中心同步解編,後續由衛福部主導。如疫情再起,指揮中心社區防治組組長莊人祥表示,民眾可透過6大管道查詢相關資訊。 -
7旬翁左腳疼跛腳2年 竟是罕見足弓結構畸形另類扁平足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204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王禎麒表示,一般扁平足是指足弓比正常情形還凹陷的足部變形,如先天性扁平足或是後天脛後肌腱失能導致的扁平足,而不同於一般扁平足表現的足跟外翻,「穆勒・魏斯氏症」是一種少見的足弓結構畸形,為後跟内翻合併扁平足 -
0+N上路!防疫鬆綁 確診者遺體處置新制3月20日實施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0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3月20日將啟動確診輕症免隔離、通報的「0+N」,為配合鬆綁,衛福部修改感染死亡者的大體處理模式;教育部也說明,若學生為輕症,可請病假,同時5日內不列入缺席。家長則可請防疫照顧假。 -
孕期缺鐵不只造成貧血危機! 還可能增加胎兒早產風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285女性進入青春期後,每個月會有經血的流失,若鐵質攝取不足,易成為缺鐵性貧血的高風險族群,而缺鐵性貧血亦是懷孕時最常見的貧血類型之一,國健署建議,育齡婦女每日鐵質攝取量需達15mg,第3孕期之孕婦及哺乳中的媽咪更要增加每日鐵質攝取量至45mg,以提供本身及胎兒所需的鐵質。 -
殯儀館大體多到冰櫃不夠放? 與春節期間不辦喪事有關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764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在記者會上指出,第6週的確診人數比上1週減少24.7%,從表單中可看出,疫情曲線在春節後有快速上升又快速下降。推測與春節延遲通報以及人與人的交流偏多,所產生之效應;目前確診數仍在持續下降中。 -
明明有睡飽還是感覺疲勞? 對抗慢性發炎5招強大體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10在很多疾病中,如動脈硬化、腫瘤、身體衰老等,發炎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因素,不少慢性病也跟發炎有關。以腫瘤為例,發炎可能會產生過多的自由基並損害 DNA,如果身體修復的不好,就可能會使DNA 產生癌變,導致腫瘤的發生。 -
法務部與台大合作推解剖計畫 電腦斷層助法醫查明死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34大家常看刑偵劇應當經常看到法醫解剖屍體。實際上有些較難以透過解剖發現的死因或受傷原因,可搭配電腦斷層查明。法務部部長蔡清祥為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與達成科技化法務政策目標,由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共同達成協議,委請台灣大學辦理法醫電腦斷層掃描(PMCT)協助相驗解剖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