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腦發展
-
宣稱幼兒輔助成長不明中藥檢出汞! 長期使用傷腎傷腦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672消基會表示,2款抽檢中藥內,歸類在「國內藥商藥局」(中藥行、蔘藥行)項目中,「小兒驚風類」和「精神安定類」,以及「其他-輔助小孩成長」,竟驗出汞含量不合規定,若兒童長期使用,很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經與臟器傷害。 -
世界早產兒日關懷小腳Y 早產寶寶健康手札紀錄成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61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今年宣導主題為「一起關心早產兒的未來」,國民健康署與早產兒基金會共同發布《早產寶寶健康手札》,希望透過這本23頁的小冊子,幫助家長紀錄照顧寶寶的點點滴滴,也可作為與醫師溝通的工具。 -
丟掉4大親子共讀迷思 用愛說故事:從0歲開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72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大環境中形形色色電子娛樂如電腦、電玩、手機等,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未來的身心發展。因此,鼓勵父母應盡早進行親子共讀,不僅對孩子健康有所幫助,也能增進親子關係,並與孩子一起創造共讀的美好回憶。 -
孩子可以吃含酒類食物嗎? 5歲以後較適合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545說到市面上的含酒類食物實在太多,像是中式料理的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西式的萊姆酒冰淇淋、紅酒燉牛肉,或是麵包店常出現的酒釀桂圓麵包等,不勝枚舉,但是這些含酒類食物到底能不能讓孩子吃呢? -
親子共讀18歲前都可行 選書眉角報你知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77不若0至3歲的寶寶圖書可多著重在生活自理與認知學習,3歲後再選擇字彙量與情境描述較多的繪本,提供孩子更多關於因果關係與邏輯思考的機會,促進他們統整分析的能力,同時強化表達與溝通的能力。根據研究,家庭日常對話的範疇與字彙量較局限,但若能透過共讀繪本,將可創造出更多的對話量與字彙量,及日常生活中較少接觸 -
孩子口腔兩個繫帶 你了解多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271長輩總認為孩子還不會講話或發音不標準(大舌頭、或台語的臭乳呆),似乎和舌繫帶脫離不了關係。舌繫帶位於舌頭下方,主要功能是牽動舌頭、攪拌食物並幫助吞嚥,對於說話咬字發音的正確度有些影響。 -
大型魚含重金屬? 食藥署:均衡攝取勿恐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383重金屬進入人體的途徑包括食物、吸入灰塵、皮膚接觸及飲水等;而漁產品中重金屬的來源,主要是因為生長於受汙染的水體,透過食用受汙染的水藻及浮游生物等方式,使重金屬累積於魚類體內,並藉由大魚吃小魚的生物濃縮模式,導致越大型的魚類,體內累積的重金屬濃度會越高。 -
學前教育》幼兒潛能開發 順其自然最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00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授林佩蓉指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不需要特殊的訓練,應該順其自然在情境中學習,給孩子一個快樂成長的環境。坊間許多學習課程和教具都打著「腦力潛能開發」和「右腦開發」的口號,吸引焦慮的父母一頭栽入,林教授認為,父母對於子女教育的關心自然值得肯定,但是過度相信商業機制的產品,期盼孩子能被開發成小天才或小神童,則是需要打破的教養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