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衛院
-
近1成胰臟癌病人帶RNF43基因突變 研究找到新治療法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0488胰臟癌患者確診時幾乎都到晚期,加上轉移、惡化速度很快,治癒機會不理想,是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國衛院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胰臟癌藥物開發,細胞及小鼠實驗最新發現,合併MEK抑制劑與WNT抑制劑,可有效抑制帶有RNF43基因變異的胰臟癌細胞生長,為治療困境帶來新曙光。 -
「第2層健保」可望落實醫療平權 石崇良:非確定政策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861「第2層健保」是由政府出面整合提升商業保險行政效率,擴大風險分攤規模。據了解,健保署已委請國衛院組專家小組進行研究提改革方案,初步規畫由政府統籌,商請商保公司承包,民眾付費購買。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不同國家的健保制度都不一樣,所以沒有辦法馬上類比,此議題仍屬討論中的選項,並不是已經確定的政策方向。 -
國衛院2024生技趨勢與機遇論壇 促產學交流接軌國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095國家衛生研究院於今(15)日舉辦「2024生技趨勢與機遇:從實驗室創新到產業應用」論壇,邀請百進生技公司(BioLegend)執行長賴正光與產學研界專家對談,藉由各項研究成果的交流,探討2024年生技醫藥研究與產業的發展趨勢,促進學研界與產業的鏈結,與國際趨勢接軌。 -
「原住民族健康研究中心」揭牌 落實原住民族健康平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610隨著《原住民族健康法》通過,衛福部依法優先於112年9月籌組「原住民族健康政策會」,作為未來原住民族跨部會事務與權責事項的協調平台;隨後補助經費支持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原住民族健康研究中心」,並於12月29日正式揭牌運作。 -
登革熱最新傳播模式曝光 國衛院:叮2口就會感染病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34登革熱(Dengue fever)是1種經由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叮咬而傳播登革病毒所引起的蟲媒急性傳染病,近50年來由於氣溫升高與國際間人口移動頻繁等因素,登革熱疫情於全球快速攀升,其中70%病例分布於東南亞國家,位於亞熱帶的台灣也同受其害,今年南臺灣流行的疫情,更是台灣近60年來排名第2的嚴重疫情。 -
國衛院最新發現! 氣喘與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關鍵是它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754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與莊懷佳副研究員團隊,歷時10年的研究發現,去磷酸酶DUSP8過量表現的 T淋巴細胞,會促使細胞大量產生發炎性細胞激素IL-9,因而誘發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此項研究已在今(2023)年11月發表於全球知名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CI)》。 -
肺癌登上10大癌症之首! 專家籲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
癌症新知 / 肺癌5171肺癌已經成為國人新國病。它不僅是蟬連19年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罹病人數也已經超越大腸癌、肝癌,成為10大癌症之首,也使用最多的健保資源,堪稱「三高」型癌症。中研院士楊泮池表示,超過6成肺癌病人發現時,已經是第3、第4期,因而死亡率最高。 -
肢端黑色素癌難治!國衛院找到惡化途徑 治療嶄露曙光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215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沈哲宏助研究員領導團隊與高雄醫學大學及日本九州大學合作,進行跨國肢端黑色素癌研究,以組織免疫染色結合臨床特徵分析87名受試者的癌組織檢體,在惡化程度較高及存活時間較短的受試者檢體發現顯著高量的瞬時受體電位褪黑素蛋白TRPM1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1)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