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高血壓學會
-
國人1年內未測量血壓 18歲以上達三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60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預估,台灣高血壓病人約五百萬人,可說是台灣人數最多的疾病,但國人對於高血壓仍有錯誤認知,例如,18歲以上民眾近三成在1年內未量過血壓,許多人不了解舒張壓、收縮壓的差別。 -
女性高血壓致死率高 母親節少吃大餐減負擔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121國健署調查發現,50歲以下女性高血壓盛行率低於10%,但過了50歲(停經),高血壓罹患率急速上升,50至59歲增加至28.5%,且年齡越高,高血壓罹患率越高。 -
血壓控制新標準 高風險族群應降至130以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30針對心血管患者、腎臟病患者及大於等於75歲的高齡患者,以AOBP測量的目標值應降到收縮壓120毫米汞柱以下。若是以傳統血壓測量,也應該降低到130毫米汞柱以下。 -
保健食品可降膽固醇? 醫師:效果有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54台大醫學院副教授暨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醫師表示,高血脂導致冠心病、周邊動脈疾病或腦血管疾病,其中關鍵就在於「壞膽固醇過高」,這才是造成冠心病及周邊動脈疾病的元兇。壞膽固醇偏高,斑塊容易堆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硬化狹窄,阻礙血液流通,並讓動脈粥狀硬化。
-
通勤比走路健康? 每天步行超過30分鐘更長壽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937這項在日本進行的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跟開車上班的人相比,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通勤者有過重、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問題的機率分別少了44%、27%和34%。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通勤者來往火車和公車站走的路,比騎腳踏車或走路上班的人還多。 -
心血管疾病全國罹患率 新北市居民得第一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 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球因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四大非傳染病死亡約占死亡人數82%,而我國前述四大疾病占死亡人數61%。
-
三年無鹽飲食 老婦癱軟無意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205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台灣高血壓學會2月13日公布2015年新版高血壓指引,有別於舊版,新版強調低鹽飲食,而非無鹽飲食。研究證實,完全不攝取鈉鹽,不利健康,可能增加高血壓風險,甚至提高心血管疾病機率以及死亡率。 -
40歲以上中壯年族群 平日應重視高血壓管理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268由於高血壓的發生大多數沒有症狀,固定量血壓,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民眾想要提高自我警覺,應從生活型態因子著手:若有高血壓家族病史、平日高油高鹽、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符合上述其中一項因子者,就屬於「高血壓風險族群」,平日應特別注意血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