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大醫院神經部
-
SMA病友福音!SMA藥物健保給付再放寬 治療見曙光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263隨著藥物進展,健保從2020年起分階段給付SMA藥物,今年8月健保給付再放寬條件,解除「3歲以下確診」與「上肢運動功能RULM≧15分」兩大限制,全台400多位病友均有機會獲得治療。 -
已故人權律師陳俊翰為SMA病友發聲 盼罕病享醫療權益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7550有別於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博士21歲所罹患的「漸凍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已故台灣「人權律師」陳俊翰,1歲時被確診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這是一種因運動神經元退化,導致肌肉無力及萎縮的隱性遺傳性疾病。 -
罕病FAP好發中年族群 新藥有效延緩病程盼納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61有1名年過半百的黃姓患者,因雙腿無力、手麻腳麻、步態不穩以及經常腹瀉等多重狀況,而到骨科、復健科、神經科和腸胃科就醫,經多種檢查後仍找不出原因,最後透過台大醫院基因篩檢,確診為相當少見、簡稱FAP的罕病「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 -
調節細胞氧化壓力 這些神經退化性疾病可望得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31一般來講,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了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小腦運動失調症、漸凍人、舞蹈症、記憶障礙、腦白質病變、退化性脊椎關節炎等。研究團隊未來將擴大研究範圍,希望這項療法也能適用在其他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 -
巴金森病非老年人專利 年輕型患者近2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許多人以為手抖、腳抖的巴金森病,只會發生在老人身上,但台大醫院研究發現,近2成患者屬於年輕型,還不到40歲就發病,但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延誤治療,身陷「失去行動能力、失去表達能力、失去快樂、失智」等4大威脅。 -
失智患者判斷力差 恐誤入詐騙陷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52失智症患者隨著病程演進,逐漸退化,衍伸不少法律糾紛。台灣失智症協會調閱地方法院資料發現,失智症相關的民事案件,十年來成長超過17倍,從原本115件飆升至1990件;刑事案件則成長3.9倍,自94件上升至368件。 -
50歲前方向感嚴重變差 恐為失智前兆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27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使用虛擬電腦迷宮,針對健康者、早期阿茲海默症病患、以及患有臨床前疾病的人,進行檢測,結果發現,早期阿茲海默症病患及臨床前病患的空間導航能力,表現不及健康者。 -
睡眠質量兼顧 身體自然健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874睡眠障礙對一個人身心靈健康的影響是全面性的,睡眠時間的長短、品質、深淺程度是個人身心狀況的指標,倘若前日熬夜晚睡通常隔天易感到疲倦、精神不濟等狀態,亦或是生理狀態異常,例如在睡眠中突然呼吸不到空氣,又稱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一夜醒來好幾次,嚴重影響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