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原位癌
-
愛愛要小心 波文樣丘疹病會「致癌」
兩性關係 / 男人幫5610該名男性的妻子也出現同樣病癥,證實如醫學報告所言,波文樣丘疹病與性接觸感染有關。診斷後,夫妻開始局部塗抹5% imiquimod(Aldara)藥膏於外陰及肛門周圍,12週後病灶消失,於門診追蹤至今約1年不見復發。
-
八旬翁三癌纏身 定期追蹤治療保健康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2057根據國外研究,男性乳癌的發生率約1%,佔男性惡性腫瘤的0.1%,由於男性常常會忽略乳房硬塊,常等到出血或流膿才會接受治療。黃爺爺發覺左側胸口有些許疼痛,且觸摸有硬塊時,便立即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門診求助,醫師發覺是罕見的第一期男性乳癌,在家人鼓勵及醫師治療之下,勇敢接受手術切除與藥物治療。
-
子宮頸癌疫苗打不打? 醫:評估並加強認知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06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謝卿宏醫師說明,目前台灣的子宮頸癌疫苗接種,並未發現類似的案例,民眾不必過度緊張。但醫療行為均有一定風險,因此建議在決定施打疫苗前,先請專業醫師謹慎評估,才能確保疫苗施打的安全。 -
美國女星裘莉切乳防癌 隆乳重建再造雙峰魅力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221整形外科張大力醫師表示:「如安潔莉娜裘莉這個案例是將乳房與腺體割除,保留乳頭及乳房表層皮膚,植入義乳填充物,乳房能維持原本外觀。若已罹患乳癌的女性則須評估癌症的狀況才能規劃術後重建的作法,零期的原位癌可比照切除腫瘤植入義乳的方式,在肌肉下剝離出空間放置乳袋,若癌症已進入二三期甚至蔓延,則需另外再植入肌肉和皮膚重建。」 -
《跟明天說再見》紀錄片 呼籲重視乳房原位癌
癌症新知 / 乳癌63在《跟明天說再見》紀錄片中,黃美英沉痛表達自己年幼罹患小兒痲痺、長大又罹患乳癌的心路歷程。原以為苦難即將結束,但步入中年卻發現乳癌,當時醫師建議她切除乳房,但卻因害怕猶疑、就醫時間延誤,以致癌細胞擴散到肝臟。 -
乳癌腫塊誤推拿 婦人確診已第三期
癌症新知 / 乳癌4425新光醫院一般外科主任楊圳隆表示,婦人6個月前發現乳房腫塊時,按壓會痛而以為是先前跌倒造成淤血,拼命想揉開,還找推拿治療,沒想到愈揉卻反而將癌細胞擴散範圍增大,送至醫院檢查時已是乳癌晚期,腫瘤有6公分大小,位置十分深入,且已發生轉移,婦人難以置信,至今還不願接受回診,醫師期望婦人的家人看到報導後,能勸說婦人接受治療。 -
專題》國人飲食西化 大腸直腸癌罹患率攀升
癌症新知 / 腸癌3258若民眾有定期接受全身健檢的習慣,相信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不是件難事!在大腸直腸癌第零期時,癌細胞侷限在黏膜表皮的病變、且通常是惡性的,但若能確診此癌細胞僅僅是「原位癌」,其實只要利用手術或內視鏡將病灶除去即可,並不需要接受如化學治療等方式,不過須注意術後一定要記得定期接受複檢,以了解癌細胞的發展。 -
專題》漫談肺癌篩檢方式
癌症新知 / 肺癌2452目前醫學界對於肺癌造成的原因至今仍然不明,但是抽菸、工業金屬的接觸、廢氣物的污染等因素,再再顯示與罹患肺癌的機率有明顯關聯,而近來吸二手菸和廚房油煙,也開始被認為是女性罹患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