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化放療
-
口腔癌放化療後口乾舌燥、難吞嚥 中醫治療挺過黑暗期
癌症新知 / 口腔癌904860歲蔡先生是口腔癌患者,曾接受左臉腫瘤廣泛性切除與淋巴清除術,並取左側大腿皮瓣修復左側臉頰。儘管歷經完整放射線與化學治療,但在放射線治療中段開始便出現口乾舌燥,並隨著放射線治療進行而持續加重。放射線治療結束後症狀仍無緩解,感覺口乾無唾液,進食固體食物困難,幾乎無法吞嚥,只能喝流質補給品或者喝湯,連粥都喝不下去,胃口不佳,夜眠時因口乾而需頻繁起身喝水,卻又導致頻尿,嚴重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此症狀持續了3個月皆無改善,加上放射線治療與術後的頸部僵硬,更令其十分困擾。 -
中醫抗癌「增免減毒」 透過7階段治療進程提升修復力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7217癌症的產生是因為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表現失衡,而基因調控在中醫的觀點而言和「陰陽氣血的平衡」息息相關。透過體質調理可以校正此失衡,運用「扶正與祛邪」扭轉疾病帶來的影響。中醫治療癌症方面,視人為「整體」的觀點出發,針對不同的階段給予合適的處方調理,以降低疾病不適感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中醫師賴睿昕根據治療進程的不同,將癌症治療過程分為初診斷、手術前後、化療、放療、標靶、追蹤期等。 -
乳癌病友不同治療分期該怎麼吃? 跟著營養師吃出健康
癌症新知 / 乳癌10615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1位,發生率逐年遞增且有年輕化趨勢,但隨著醫學的進步,乳癌治療成效愈來愈好,預後也多能維持正常生活品質。然而,許多病友對於「罹患乳癌後的飲食」有許多顧慮,例如黃豆能不能吃、牛奶能不能喝等,對此台北慈濟醫院侯沂錚營養師提供乳癌病友營養攝取原則,讓民眾能夠吃得健康又安心。 -
聞癌色變!抗癌化放療副作用難熬 補「硒」營養有後盾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395台灣整合醫學推廣協會理事長、卓越健康診所院長劉士銘醫師表示,營養治療在治療癌症過程中,是1種免疫營養支持性療法,可以讓癌症患者在不影響一般癌症療程之下,還能降低副作用,透過檢測進而針對患者代謝異常功能進行營養補充,讓身體有更好的生化代謝能力,增強體力以支持接受化、放療所造成的身體衰弱。 -
癌友補充營養緩解化放療副作用 補「硒」加強精準修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372品心診所神經內科林邵臻醫師表示,化療屬於全身毒性的藥物治療,若身體狀況不佳、營養不良,化療可能會產生各種的副作用,包括嚴重落髮、慢性骨頭痛、皮膚長疹、慢性搔癢、食慾不振;或產生神經相關病變,如手腳麻、皮膚脫皮和色素沉澱,甚至味覺、嗅覺都會改變等。另外,部分化療藥物具有肝腎毒性,所以肝腎功能恐在化療過程中受到影響。 -
癌症成慢性病!治療副作用難熬 硒微量元素助癌友抗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799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國人10大死因中癌症仍位居首位,醫療科技的進步確實提高了癌症患者存活的機會,讓癌症成為慢性病,但在化療放療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副作用卻也讓患者苦不堪言。為使癌友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及預後,適時補充活性硒,讓癌友在抗癌的路上不再艱辛。 -
治療口腔癌搭配中醫改善副作用 患者沒食慾專家授妙招
癌症新知 / 口腔癌3715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9成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根據109年國人癌症登記報告,口腔癌居於10大癌症中的第5名,且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中醫師周宗翰提醒,檳榔、吸菸、喝酒為口腔癌的3大危險因子,尤其檳榔的致癌性最強,民眾如口腔發現異狀,應立即就醫接受檢查。 -
乳癌化放療副作用好痛苦! 中醫採取食養調理協助緩解
癌症新知 / 乳癌2474乳癌病友因為接受西醫的化療而產生的假性停經症狀,容易潮熱、盜汗與心悸!以中醫的觀點來看,賴睿昕指出,是屬於陰虛血燥的體質,這時身體也是屬於容易發炎狀態,為了因應後續可能的手術、放化療,癌友的首要任務便是儲備體力,因為在治療過程中多半會伴隨噁心、嘔吐、腸胃不適、疲倦等副作用,在吃不下以前就該顧好營養,因此建議以優質蛋白搭配低脂高纖的飲食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