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動脈瘤
-
誤食不潔生食染沙菌 他腹主動脈瘤破裂險喪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199南投58歲莊先生日前參加尾牙時,因誤食不潔生食,遭沙門氏桿菌感染,持續多日不明原因發燒及劇烈腹痛,至衛福部南投醫院檢查,評估狀況危急,緊急轉送亞大醫院,確診為「感染性腹主動脈瘤破裂」,經採用低侵襲性血管內支架手術,成功「拆彈」解除危機,為偏鄉醫療合作邁進一大步。 -
主動脈血管瘤好發60歲以上中老年人 若大出血致死率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477姜智耀說明,主動脈瘤並非惡性細胞異常增生,而是主動脈血管壁變薄,導致局部血管永久性擴大,通常擴張至正常大小的兩倍以上,原因包括動脈粥狀硬化、中層囊腫壞死、感染、外傷、主動脈血管缺陷(馬凡氏症候群)與剝離等。 -
胸悶冒冷汗 退休主管腹主動脈大如網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72「腹主動脈瘤就像是體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國泰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李孟霖醫師指出,腹主動脈瘤最大徑若超過6公分,1年內破裂機率高達10至20%,且隨著動脈瘤變大,生長速度越快,隨時都可能破裂,奪人性命。 -
名模之死震驚社會 腦動脈血管瘤如未爆彈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689王亭又家屬透過伊林發表聲明,證實她15日在婚顧公司辦公室突然昏迷,因情況緊急,立即送至台大,經電腦斷層掃描,確認為動脈血管瘤破裂(Ruptured Aneurysm),家屬一直不願放棄希望,但最後仍急救無效,17日晚間7點24分病逝台大,家屬希望安靜處理後事,決定不舉行公祭。 -
遺傳性馬凡氏症侯群 婦人爆血管險猝死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27蘇姓婦人去年母親節前一天吃早餐時突然昏倒在地,送到台中慈濟醫院急診時,血壓低到只有61/42,人已經休克,醫護急救時發現蘇姓婦人左側主動脈血管直徑10公分,比正常2到3公分大了3到5倍,等於是原來面積的10倍。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余榮敏主任接手開刀,緊急放入主動脈支架,並修補主動脈破裂的地方,終於穩住病況。 -
「川崎病」血管炎好發幼兒 發燒逾5天是警訊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042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吳美環表示,川崎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血管炎,好發於幼兒,除持續發燒4、5天以上外,看得到的症狀包括二側非化膿性結膜炎、口腔黏膜發紅、四肢肢端皮膚脫皮、紅疹及頸部淋巴結,看不到的症狀則是冠狀動脈發炎變化。 -
心血管病患慎用抗生素 氟奎諾酮恐致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39研究主持人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李建璋表示,氟奎諾酮(Fluoroquinolone)是一種普遍使用在泌尿道感染、肺炎、與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的抗生素。由於能夠抑制多種微生物的生長、口服吸收好,近年來逐漸取代傳統盤尼西林類成為許多感染疾病的第一線治療藥物。 -
微創人工血管支架 高齡人瑞喜獲新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44新光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林佳勳表示,新光醫院迄今共施行200多例微創性主動脈人工血管支架手術,年齡超過85歲者有20例,高齡90歲以上者則有5例,其中二位最長者皆為97歲,吳爺爺為胸主動脈穿透性潰瘍,另一位患者則是胸主動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