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動態
-
2022年LINE TODAY熱門10大新聞 奪冠話題不是疫情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7482022接近尾聲,新聞平台LINE TODAY在12日公布2022年度10大年度新聞話題,回顧今年發生的大事。據LINE TODAY觀察,從今(2022)年起,國際新聞不僅首度成為年度新聞話題排行的第1名,整體觀看流量相較去年更成長了20%。而2022國際局勢多變,從2月的俄烏戰爭發生起,烽火已蔓延超過9個月,使「俄烏戰爭」成為今年台灣民眾最關注的新聞。此外,造成兩岸局勢緊張的「裴洛西訪台」和震驚世界的「梨泰院踩踏意外」也是今年度的重大新聞事件。 -
喝酒傷骨頭!男子髖關節病變難走路 竟和長期應酬有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0856歲林先生年輕時因工作需要,經常喝酒應酬,但最近幾年,走路時骨盆腔疼痛,宛如螃蟹過街,就醫檢查,左側髖骨「蛀掉了」,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
中國疫情可能攀升!中國入境旅客加強檢疫? 王必勝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0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12)日新增10824例本土病例,比上周依增加6%。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上週的總確診人數為100,651人,與前一週相比略微下降,幾乎持平,只降0.5%,特別是近4天,包含今日在內的確診人數,比上周同期有增加,但「上週應該是谷底了,至於未來方向是反轉還是有新一波疫情,僅能繼續觀察。」 -
中國疫情升溫 王必勝提醒在中國台灣人:有困難先返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75近期不少中國人因為不滿清零政策,引發「白紙革命」等抗議活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1)日表示,因中國疫情上升,指揮中心說明中國疫情概況:首先10月中下旬到11月底一直創新高,傳播鏈相當多條,社區風險極高。王必勝直言,如有必要,建議在中國的國人先返台。 -
輕熟女對抗初老新利器 高純度血小板生長因子自然凍齡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787從2開頭跨到3字頭的輕熟女,常因皮膚的膠原蛋白流失,加上壓力、作息、營養不均及荷爾蒙的變化,外表看起來愈發憔悴而顯老。許多人為了追求凍齡,紛紛尋助醫美療程,近來,強調客製化且定劑定量的高濃度血小板生長因子,備受愛美族群的青睞。 -
42歲高齡試管求二胎 子宮內膜過薄0.44公分成功懷孕!
兩性關係 / 不孕症4656高齡想懷二寶的彭小姐,在生產第1胎之後備孕5年,都遲遲等不到好消息,42歲的她,經朋友介紹,嘗試送子鳥生殖中心獨創的三代普拉斯試管嬰兒技術,期間經歷了8個月的波折、1次植入失敗後,子宮內膜僅4.4mm的彭小姐,最終順利植入1顆PGS正常胚胎且成功受孕,現已有32周的身孕,彭小姐的主治醫師賴興華醫師表示,她是目前送子鳥治療過子宮內膜最薄的成功案例! -
眼周問題戴口罩也擋不住!如何解決? 醫師1次告訴你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940疫情以來,口罩成為日常生活必備品,也因為戴口罩的緣故,讓五官中的眼睛顯得格外重要。據統計,約有75%的人會看眼周狀況來判斷年齡,使得眼周困擾成為口罩時代亟需被解決的問題,愈來愈多人因為眼周困擾求診,期望改善眼周問題。眼周肌膚薄弱嬌嫩,務必細心呵護,若患者進行眼周治療,術後眼周肌膚需加強保濕及防曬,平時也應減少眼周刺激。 -
北榮成立「手術模擬創新中心」 外科訓練結合人工智慧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030隨著新冠疫情蔓延,遠距醫療成為趨勢,隨著AI人工智慧、物聯網、5G網路、VR/AR等創新科技問世,醫療領域面臨急遽的科技轉型,加上因疫情關係,年輕住院醫師跟刀學習機會降低,為了提升服務品質,給予病人最佳治療決策,台北榮總特別成立「手術模擬創新中心」,將智慧醫療運用在手術規劃、評估與治療,翻轉外科手術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