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分泌科
-
白鳳豆具毒性 科學去毒能預防膀胱無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428白鳳豆又稱「白刀豆」,具有毒性物質,不當食用會造成噁心、嘔吐、頭暈、不適等症狀;但若能去除其中有毒蛋白質,便具有健脾、補腎、利腸胃、止吐等療效,且無副作用,中草藥重要典籍「本草綱目」也記載其功效。 -
大手大腳臉變形 當心肢端肥大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0台大醫院內分泌科張天鈞教授表示,肢端肥大症是一種體內分泌過量生長激素所引發的慢性賀爾蒙疾病。當生長激素分泌過量,導致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濃度上升,進而引發生理變化。 -
做好血糖控制 糖友小子也有快樂童年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3為了妥善控制思筠的血糖,媽媽每天到校替她測量血糖、打針和測量午餐食物份量,順利走過近5年每天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日子。全家用行動證明,只要控制好血糖,不但可以避免糖尿病的併發症,如視網膜、血管、神經及腎臟病變,而且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活得多采多姿。
-
糖友駕駛低血糖上路 恐釀交通事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171耕莘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裴馰指出,糖友駕駛人應遵從醫囑,規律服藥,現有藥物可搭配早晚用餐時間服用,維持一天血糖穩定,減少低血糖發生風險,避免成為馬路炸彈客,危及生命安全。 -
中老年人憂鬱 糖尿病風險高2倍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68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名譽教授蔡仲弘為該項計畫主持人。他分析「台灣中老年人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1999、2003年資料庫,觀察2937名新發糖尿病患者與憂鬱症狀的關聯性。結果發現,憂鬱症狀與糖尿病有著明顯正相關。
-
當心嗜鉻細胞瘤 引發致命心碎症候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100台南一名30多歲劉小姐,一年前曾因急性心臟衰竭住院,康復後半年出現血壓高、個性急躁、易出汗、體重下降、手顫抖等症狀,爾後因氣喘再次住院,詳細檢查後,赫然在二側腎上腺上發現「嗜鉻細胞瘤」。所幸及早發現,才即時挽回一命。 -
如何增加自然受孕機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32 -
血糖機精準認證 確保檢測精準度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6台灣口琴世界紀錄保持人張筑婷屬第一型糖尿病(因自體免疫系統破壞,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必須隨時自我監測血糖變化,最擔心血糖機失準。她說道,有好幾次感覺血糖低,但血糖機測量結果卻是高血糖,以致心中很不安,還好心有警覺,使用其他機器檢測,證實為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