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冷飲
-
乾癬不容忽視 嚴重致關節變形!中醫藥浴療程內外兼顧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55黃慶雲醫師表示,乾癬表現在皮膚有不同表象,像是頭皮如果因為阻塞導致皮屑增厚,就會出現雪花片片,而其他部位包括四肢、胸、腹、背、臉、耳內、耳後或指甲都可能冒出病灶。乾癬初期多出現紅疹,病情惡化發作則轉為紅皮塊狀,還可能蔓延全身,若未積極接受治療,嚴重恐併發乾癬性關節炎,甚至發生不可逆的關節變形。 -
新北查中元食品與飲品 愛文芒果、可不可2飲品不合格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49中元節即將到來,同時面對夏日的炎熱天氣,飲用冷飲是很多人的消暑良方。為維護消費者飲食衛生安全,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轄內餐飲業、賣場超市及傳統市場攤商等,抽驗中元應景食品,包含祭祀用水果、豆製品、魚肉煉製品、糕粿產品等。 -
「長新冠」疑難雜症多中醫怎麼看? 病毒特性影響症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27長新冠症狀百百種,除常見呼吸道症狀外,皮膚會有紅疹、潰傷、掉髮,或女性月經週期改變等問題,中醫師鄭愛蓮表示,體質偏濕的人容易有皮膚病,而腎氣不足會影響女性、男性的性功能。 -
「小滿」時節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中醫養生少不了這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4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小滿」天氣比「立夏」時更濕、更熱、更悶,尤其雨量會明顯增加,人們經常會感覺體內的熱氣及濕氣悶住,散不出去,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
濕疹不只是皮膚問題! 中醫強調由內而外調理避免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123西醫療程通常會開藥膏供患者塗抹,但中醫是整體的治療。鄭愛蓮說,「體內的垃圾應藉由出汗、出油或排泄去代謝,若出現在皮膚,就可能是濕疹了。」患者需從調整飲食與作息做起,並非1、2周就能痊癒。使用中藥方也能夠排出體內的濕氣,至於開的藥方則因人而異,初期需要排寒、濕、熱,後期就要補元氣,讓五臟六腑強壯。 -
咳嗽反應疾病警訊! 中醫師教你這樣調理緩解咳嗽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987俗話說:「醫生怕治咳嗽」,中醫師賴睿昕表示,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皆會讓人咳嗽,所以咳嗽的病因是很多的,小到輕微的感冒,大到嚴重的肺癌都會導致咳嗽,加上現在空氣污染嚴重,更增添咳嗽難治的程度。 -
換季家中幼兒過敏來報到 中醫師叮嚀生活小細節可預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08根據統計,台灣每3個人就有1人是過敏體質,很多孩子換季時,揉眼睛、鼻水直流,有人甚至半夜咳到不能睡。尤其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特別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建議家長應及早就醫。 -
黑眼圈、咬合不正、暴牙害你變醜! 鼻過敏可能是禍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84至於有鼻過敏的人為何會變醜呢?李宏信進一步分析,是因為當鼻黏膜腫大時,會造成鼻塞、難以呼吸,導致患者很自然地就會張口呼吸,而用口呼吸的影響就是口乾舌燥、睡覺時習慣舌頭下移,又長時間張口呼吸,容易造成打鼾形成呼吸中止症,導致門牙會被往前推而產生暴牙或咬合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