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林舒/新北報導】1名3歲的張小妹,每到季節交替就出現過敏性鼻炎,早上一起床就鼻子癢、哈啾,鼻水流不停,一感冒就會發出咻咻聲,讓媽媽好心疼!根據統計,台灣每3個人就有1人是過敏體質,很多孩子換季時,揉眼睛、鼻水直流,有人甚至半夜咳到不能睡。尤其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特別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建議家長應及早就醫。
幼童換季狂流鼻水 中醫建議日常注意這些小細節可預防
中醫師鄭愛蓮表示,要減少鼻子過敏與氣喘,應避免冷空氣直接進入呼吸道,孩子吹到冷風就會鼻水、噴嚏、咳嗽齊來,還引起鼻過敏、鼻塞發作或氣管收縮。這時「保暖」是最重要的事,白天時衣服穿暖一點,冬天衛生衣用小立領,夜間讓孩子包肚圍或吹暖氣,如果覺得空氣太乾不舒服,可以開一點窗或是放一盆水保持空氣中的溼度。
從中醫觀點來看,過敏者代表氣虛,屬於寒性體質,需要補元氣來調整脾胃,因此建議不要吃冰冷寒涼食物,如果不忌口吃冰品,鼻病症狀就會更嚴重。家長要避免孩子吃生冷食物、飲料,例如:生菜沙拉、生魚片、苦瓜、涼拌菜、冰冷飲料。另外冬天進補一些溫熱食物,能提升孩子免疫力、調整體質,例如首烏薑黃雞、大補湯等等。
除了食物保健外,中藥可調整免疫、抗發炎與減輕過敏反應。急性治療期間,透過溫補肺氣、健脾利溼、通竅藥,來治療鼻子過敏,先緩解鼻子過敏現象,繼續調理體質,到了夏天再停藥,來年冬天就會發現過敏的現象幾乎消失了。
孩子吵著要喝冰飲怎麼辦? 中醫:最好選擇中午吃
但是最近天熱,還沒到夏天時白天氣溫就已逼近30度,更何況等到真正的夏天來臨,酷熱難耐,孩子常常吵著想喝冷飲,即使要求店家「少冰」或「去冰」,但喝下去的飲料還是冰冰涼涼的,長久下來孩子的體質還是受不了,以至於每到換季或天涼,孩子又再度感冒。
鄭愛蓮給家長建議,如果真的要給孩子吃冰的話,要看時間!如果孩子吵著要吃冰,最好在太陽下山以前吃,太陽下山後對身體的傷害很大;並最好能在中午時吃,這時是1天中陽氣最旺的時候,冰淇淋、冰棒可以吃一點,慢慢地小口品嘗,不要吃得太急、太快,尤其注意不要吃剉冰,也不要吃太多西瓜等寒涼的水果。
平日多運動、曬太陽 養成孩子不易感冒的好體質
鄭愛蓮最後提醒,飲食、環境與生活作息也很重要。治療期間如果要吃水果,建議可烤熟了吃。另外要適度運動,打球、跳躍、跑步對身體很有幫助,但不建議游泳,從泳池起來時容易著涼,可等孩子大一點再去;有機會多帶孩子曬曬太陽,但要避免正午烈日的毒辣,應選擇早上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這些時段。
相關部落格
-
沒確診能服用清冠一號嗎? 中醫示警錯誤使用恐反效果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050台灣Omicron病毒確診數大幅攀升,進入社區流行化,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在今年4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說明,清冠一號治療確診病患的案例,引起民眾熱烈討論,對此,中醫師高資承表示,清冠一號適用於已經確診的病患,可以有效改善症狀,但尚未確診的病患服用,恐有反效果。
-
春天皮膚換季問題多 中醫調理代謝體內老廢物質與溼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226鄭愛蓮舉例說明,1位70多歲的張伯伯就在去年此時來到診間,由於罹患老人乾燥性全身紅腫癢,用西醫治療好幾年,反反覆覆不見好,冬天時更是渾身不舒服,前胸、後背、臉和腳都很癢,伯伯雖然好幾次嘴上抱怨「怎麼治療那麼久還沒好?」卻不願意再度使類固醇,因為效果太短暫。 -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223農曆過年期間,餐桌上會看到的年菜有涼拌生菜、白菜滷、佛跳牆、火鍋、油飯(米糕)......等等,飯後還可能和家人一起喝酒慶祝,順便嗑個瓜子,吃片海苔。鄭愛蓮警告,這些通通都可能是刺激皮膚病更嚴重的食物。舉凡乾癬、溼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等患者,最忌諱吃到牛肉、羊肉、海鮮、生冷食物、海苔、堅果、酒精等食物都不能吃,一旦不小心吃到,甚至只是喝到上述食物燉煮的湯,都有可能誘使皮膚疾病發作或加劇症狀。 -
大寒時節皮膚乾癢問題多 冬季乾癢vs.乾癬差別在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83鄭愛蓮解釋,醫學上認為,冬季乾癢是由於皮脂腺和皮膚保水功能退化,無法分泌足夠的油脂對抗乾燥的天氣,於是開始出現乾癢、形成皮屑,嚴重時會產生紅腫和刺痛感,被稱為「缺脂性皮膚炎」;而乾癬則是屬於自體免疫失調造成的慢性皮膚發炎和角化性疾病,屬於全身性疾病,皮膚會出現明顯的紅色斑塊和白色皮屑。 -
冬天皮膚乾癢好發2大族群 中醫調理血虛體質改善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458說到冬季乾癢,症狀嚴重者最常見於老年人和更年期女性,鄭愛蓮醫師說明,由於我們人體的皮脂腺會隨年齡增長漸漸退化,加上台灣北部綿綿細雨的陰溼氣候,寒氣加上溼氣,更容易引發搔癢,甚至皮膚過乾導致脫屑現象。
延伸閱讀
-
不只傷肺部! 研究:氣喘、過敏會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25根據統計,台灣氣喘、過敏的人口不少,現在有項研究發現,氣喘、過敏除了對肺部有傷害之外,居然還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研究刊登在《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自然心血管研究期刊)。 -
中醫師全聯會教你吃「清冠一號」 長新冠中醫也有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416近期新冠疫情位於高原期,尚未止歇,治療的西藥與中藥廣受討論。其中台灣清冠一號相當多人討論,但不少人不知如何使用,甚至有不少人深信可以「沒病強身」,沒感染也買來吃,恐造成健康隱憂。 -
火燒心、胃灼熱、乾咳 這些胃食道逆流警訊你也有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58中醫師曾子澄指出,「胃食道逆流的發生與年紀或性別無關,所有人都可能會有胃食道逆流。」常見的症狀是火燒心、胸悶、胃悶灼熱,有時候喉嚨受到胃酸刺激,會感到有酸酸的東西要跑出來。其中「乾咳」這項非典型症狀,最容易與其他疾病搞混。 -
免疫力不足罹癌機率大增! 中醫抗癌殲滅癌細胞有一套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498據醫學研究顯示,先天免疫不足者致癌率較正常人多200倍以上,意即自體細胞免疫力是決定癌變的重要指標。要治癒癌症,首先需有足夠的自體免疫力,若自體免疫力不足,則必須仰賴抗癌藥物避免癌細胞繼續增生,才能進一步消滅癌細胞。 -
「清冠一號」投入抗疫! 面對新冠病毒中醫提強身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171「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提升免疫力才是當務之急。面對確診人數日益增加的情況,張賜興認為,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提升免疫力,首要之務就是每日維持充足的睡眠。中醫認為睡眠期間能修復五臟六腑,提高抵禦外邪能力,尤其是子時、午時正是補充體力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