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新北報導】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台灣從四季如春的氣候轉為如夏的悶熱天氣型態,許多人也因此飽受濕疹所苦,皮膚時常容易出現紅疹、水泡,搔癢難耐的情形。濕疹是相當常見的皮膚病,其中包含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汗皰疹等多種病症。看西醫擦藥或許能暫時抑制,但中醫師要教你「調身體」,由內而外調整體質,不讓濕疹反覆發作。
炎夏還不是濕疹好發季 這時刻才是
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季節轉換以及雨季時節尤其容易好發濕疹、汗皰疹等皮膚疾病。「忽冷忽熱的季節交界,濕疹容易發作!」而造成濕疹的因素除了天氣,還有嗜喝冷飲、太晚睡,易造成體內濕氣由皮膚排出,形成濕疹。
西醫療程通常會開藥膏供患者塗抹,但中醫是整體的治療。鄭愛蓮說,「體內的垃圾應藉由出汗、出油或排泄去代謝,若出現在皮膚,就可能是濕疹了。」患者需從調整飲食與作息做起,並非1、2周就能痊癒。使用中藥方也能夠排出體內的濕氣,至於開的藥方則因人而異,初期需要排寒、濕、熱,後期就要補元氣,讓五臟六腑強壯。
鄭愛蓮曾收治1位40餘歲的婦女,幼時常有過敏、氣喘狀況,到20歲症狀好很多,但30歲左右卻開始好發濕疹,就醫1、2年後緩解許多,近期卻頻繁出現打噴嚏、咳嗽甚至喘的狀況。診斷後得知因患者大食生冷且作息混亂,使得狀況復發。在減少吃水果、調整作息、開茯苓、白朮補脾胃、使用些許黃耆與人蔘補肺,及六味地黃補腎氣,調製加味逍遙散補肝氣後,健康狀況逐漸好轉。
「一旦遇到季節交替時刻,若原有的根本問題沒解決,濕疹就會發作;只要調理完整,皮膚狀態就能緩解。」如果成人起水泡,3天後自己消失,就暫時不必看醫生,只需調整飲食與作息,再觀察看看;反之,若患部很癢或是疹子過了2週還沒消退,就要盡速就診。
濕疹患者皮膚保養 中醫師叮嚀日常生活宜與忌
關於平時的保養,鄭愛蓮建議若於濕疹好發期間,應避免食用「水裡游的」海鮮製品及冰飲,只能喝常溫的飲料;另外必須少吃水果,特別是西瓜與芒果,千萬不能吃;上午也不宜食用生冷的水果,只能吃熱食。
鄭愛蓮提醒,3、4月較可能產生過敏症狀,特別是兒童容易發生氣喘,所以應避免吃冰棒等生冷的食物。給孩子飲料前,要記得「午時可以喝一些冷飲,初陽喝熱飲」的原則,早上只能喝常溫的飲料。濕疹雖僅好發於皮膚上,但不只是擦藥而已,體內的調理也同等重要;面對乍暖還寒的季節更迭,調整飲食才能讓自己的皮膚穩定度過。
更多NOW健康報導
▸衛福部核准「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 中醫詳解適用族群
▸快篩試劑短缺!高嘉瑜盼開放「唾液快篩」 食藥署回應
延伸閱讀
-
新冠疫情狂燒無症狀患者心慌慌? 中醫師傳授抗疫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973談起研製防疫茶原理,鄭愛蓮分享,傳統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指當人體正氣足夠時,就不用怕任何干擾。而《傷寒論》中又將正氣稱為「衛氣」,是人體的首道防線,因此以此理論製作防疫茶。 -
衛福部核准「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 中醫詳解適用族群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04沈瑞斌曾收治1位76歲的新冠患者,當時已經發展至肺炎緻密斑塊、血氧降低的狀況並住進加護病房,在透過「清冠一號」的治療下,4天後肺炎斑塊變淡轉出加護病房,患者的情況明顯好轉許多,最後順利出院;另1名34歲年輕確診者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則屬輕症,同樣透過「清冠一號」的治療7天後症狀緩解、PCR轉陰並成功恢復健康。 -
結婚5年老婆肚子無消息 男子勃起障礙傳宗接代拉警報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07陽痿早洩常令男人感到自卑、工作生活中缺乏自信,而陽痿發生的成因包括抽菸、飲酒過量、熬夜、缺乏運動、手淫過度、營養失調、性荷爾蒙不足、亂服成藥與壯陽藥物以及糖尿病等;而中醫理論認為造成陽痿的原因主要來自於情緒壓力、煩惱過度而磨損心脾,導致陰虛火旺及肝氣鬱結、氣虛無力引起。楊永榮強調,中醫治療陽痿對症治療可細分5大類型。 -
肺癌中西醫合併治療 中醫改善肺癌治療副作用降低復發
癌症新知 / 肺癌2850肺癌在台灣的發生率居高不下,108年癌症增加數以肺癌位居第1,而肺癌病人大多數是男性,患者年齡大多在 50歲以上。西醫的手術、化療、放療及標靶等治療,難免會都有副作用,若可配合中醫來緩解肺癌症狀,降低化療、放療的副作用,調理體質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也可提高修復速度。 -
菜花容易春風吹又生?中醫治療調節免疫力降低復發率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3060黃慶雲醫師強調,中醫治療同時兼顧調節免疫力,經由提升身體的解毒能力,加速菜花病源體自然脫落。透過內服金銀花散,產生排毒、解毒、消疣等功能;搭配外抹蒲公英、冇骨消的萃取液,消除病源,大幅降低復發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