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全身麻醉
-
臉頰牙齦痛二年 竟為唾液腺管狹窄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581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醫師主治醫師辛立仁說明,人體共有三對主要唾液腺,分別為耳垂前方的腮腺、舌頭正下方的舌下腺、下巴雙側的下頷腺,而成人一天最多可分泌1.5公升的唾液,幫助消化、清潔口腔、殺菌等,一旦發炎,有時容易與牙痛混淆。當單側臉頰腫脹、疼痛等症狀出現,可能就是唾液腺管作怪。 -
麻醉中樞神經監視器 降低缺血性中風危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34郭奇坤指出,越來越多心血管及腦部疾病患者,手術時都必須接受全身麻醉,麻醉風險當然隨之增加。傳統上,麻醉中的腦部監測方式多是麻醉醫師經由血壓監測,間接計算腦部血液灌注壓力,也就是多仰賴經驗判斷腦部灌流是否足夠。 -
今年底前符合要件 重症醫療糾紛可獲救濟金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93衛福部上午赴立法院進行「鼓勵醫療機構辦理生育事故爭議事件試辦計畫」專案報告。部長邱文達在立法院指出,該項試辦計畫自101年起實施至今,成效顯著,不僅減少醫糾,並讓婦產科醫師人力回流,目前正研擬擴大至外科、麻醉科等較多醫療爭議的科別。 -
頸動脈狹窄治療新趨勢 降低中風復發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67李政翰醫師表示,頸動脈是供應腦部血流的重要來源,一旦頸動脈中形成膽固醇斑塊沉積,斑塊剝落,就會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 -
紐約地產大亨飽受打鼾之苦 回台手術擺脫宿疾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81 -
顴骨過高不完美 微創骨雕免削骨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369愛爾麗醫美集團總顧問醫師吳瑞星表示,傳統削骨手術時間長,出血、麻醉風險高,容易傷及顏面神經,術後感染機會也較大,而且會留下疤痕,一般人接受度低。近年來,整形界從韓國引進V-line微創骨雕,由口腔內進行出血少且不留疤,避開顏面神經密集區,術後表情不僵硬。透過醫療團隊研發的「內視鏡磨骨」,可進一步消除韓式手術容易留下的鋸齒線條,讓臉蛋的線條看起來更柔美。 -
局部麻醉少風險 主動脈瓣膜置換更安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1由於因高齡,身體狀況不佳等因素,麻醉及手術危險性較高,後來採取局部麻醉,經導管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廖老太太在加護病房觀察二天後就隨即轉往普通病房,行走自如,恢復期間身體狀況相當良好。 -
冬天加強肌膚保養 音波拉皮凍齡新選擇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420雖然每個人都想成為美魔男/女,但是面對時間與地心引力的影響,臉上出現越來越多的細紋與線條,不經意透露出實際年齡,更別說鬆弛肌膚造成臉型改變。因此,拉皮手術一直是熟女們熱門的醫美療程選擇,就算要面對電波拉皮治療過程的疼痛,也甘願咬牙忍過。所幸,現在有新興的極線超音波拉皮引進台灣,再也不用糾結於疼痛與緊實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