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傾聽
-
3級警戒延長每天看新聞好焦慮 專家教你找回內在平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54另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20年8月發布的調查,美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4到6月焦慮和憂鬱症狀的發病率相較於2019年同期增加了許多。該調查對象包括9,896名18歲以上成人,研究者透過《4項病患健康問卷》與《6項事件影響量表》,評估參與者的焦慮症和憂鬱症以及和新冠肺炎大流行有關的創傷和壓力相關疾患症狀。 -
居家辦公WFH不會中暑? 這些情況不曬太陽也中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85連續高溫對於戶外工作者可能會造成健康或生命威脅,而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等,對高溫適應能力較差,也易引發健康衝擊。於盛夏時,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曝曬於陽光下,儘可能待在室內,並做好防曬工作,多補充水分及適度鹽分攝取,以及安排適度休息,以避免中暑。 -
生病造成焦慮、憂鬱怎麼辦? 身心科醫師提供專業解方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83因生病造成的焦慮、憂鬱情緒,該怎麼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朱柏全分析,就臨床觀察與國內外文獻研究發現,本身有其他疾病,例如正在接受癌症治療、有內外科相關疾病或慢性病史的人,確實比一般人更容易引發焦慮、憂鬱等情緒方面的困擾。 -
「可以讓我再抱抱她嗎?」令人鼻酸 專家憂PTSD照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3台鐵太魯閣號408次列車出軌意外,造成嚴重傷亡,電視新聞節目持續播放令人鼻酸的場景,精神科醫師提醒,有憂鬱傾向的民眾最近應該避免接觸這類讓人感傷的訊息,生還者與救災人員則應多做預防,以免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 -
健保系統再進化手機掃扣登錄 未來就醫不必健保實體卡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090受到網路,以及設備的限制,現行IC卡不利於居家及偏鄉醫療,為此,健保署與國發會研擬「虛擬健保卡」政策,提出解決方案,升級規格、強化資通安全,未來民眾不需帶實體卡片,也能就醫。 -
北市府要求賣場設非萊劑專區 明年正式實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67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政府應從務實、理性態度、科學角度等層面去面對及解決問題,中央政府強調「產地標示」,但這仍無法消除民眾疑慮,建議政府傾聽人民的心,進一步制定標示要點。 -
憂鬱症不只表現在情緒! 身體出現這些變化也要有警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9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邱顯智說,憂鬱症的症狀有情緒、想法、身體等三方面的問題。情緒方面的表現為:心情不好、心情低落、悶悶不樂、煩躁不安、哭泣、落淚、沒有興致等。 -
疫情恐讓思覺失調症惡化 家人支持與規律用藥不能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61葉啟斌說明,治療思覺失調症的方式除了每日的口服藥之外,也有多種施打頻率的長效針劑,幫助維持體內藥物濃度,由於每日用藥需要病人有穩定的病識感,但藥物濃度需要每日補充,如果漏藥就會增加復發機率與疾病惡化的風險。相較之下長效針劑透過緩慢的釋放維持藥效,拉長對於病情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