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傾聽
-
親子談「性」不彆扭! 掌握溝通4技巧 談情說愛更自在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40國曆2月14日為西洋情人節,在鮮花及巧克力的襯托下,情侶間瀰漫著戀愛的氛圍。但對於青少年的家長來說,雖然希望孩子能夠多與朋友建立友好的人際關係,但也會擔心孩子與愛慕的對象出門約會後,是否會發生不恰當的「越界」行為,如何跟孩子溝通與取得信任,更顯得重要。國民健康署提供家長與孩子溝通的4招技巧,讓您與孩子在談論有關「性」相關的議題時不再難以開口,讓孩子願意主動說出他(她)的想法。 -
青少年憂鬱比率增加 董氏籲外界:重視孩子的情緒困擾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28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不少研究發現,憂鬱症及焦慮症罹患人數比例上升,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的罹患率;根據1份2022年9月發布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美國的12至25歲人口中憂鬱症病例雖大幅增加,但接受治療的卻沒有相對增加,這是必須正視的現象。 -
黃義交驟逝引憂鬱討論 醫提「憂鬱症9症狀」自我檢測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50前立委黃義交驚傳墜樓過世,享壽69歲;黃義交曾擔任駐美新聞秘書,且一路受到親民黨主席拔擢,然於立委落選後,於出任前台中市府副秘書長時因健康因素請辭,其後許久未出現在鏡頭前,FB貼文停留在2012年。有報導指出,黃義交在生前飽受憂鬱症所苦,雖有接受治療,且情況好轉,卻仍在17日傳出噩耗。加上日前已故歌手艾成離世,有關心理衛生的討論再次出現。 -
10月10日心理健康日 北市衛生局籲用同理打造心關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6710月10日除了是雙十國慶以外,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每年10月10日訂為世界心理健康日。台北市衛生局舉辦心理健康月記者會,以【同理「心關係」,FUN心「零距離」】為主軸,呼籲市民運用同理心打造美好「心關係」;臨床心理師柯書林表示,透過「傾聽、表達、尊重」3要素,來理解對方的感受及情緒,讓對方感到真誠與安心,使彼此更接納且開放的交流。 -
親子間正面溫暖的談話氛圍 能幫助孩子更積極因應壓力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01根據2022年6月發表於《早期青春期》期刊的研究顯示,與母親的對話中體驗到更正面影響和更強凝聚力的青少年,在青春期(中學)階段更能因應同儕壓力。在與母親的對話中體驗到更正面和更強凝聚力的青少年,這將使他們在中學時能更積極地因應和尋求父母的建議;母親若表現出較少正面情感(或更多批評和缺乏興趣)以及在對話中凝聚力較差的青少年,在中學開始時較不能積極因應社會壓力,對於較容易感受到壓力的孩子來說尤其明顯。孩子會透過「模仿」學習情緒反應與因應壓力的作法,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即具有深遠影響。 -
這3類人是思覺失調症高危險群 中西合治回歸正常生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361張賜興解釋,中醫對精神疾病有一套很嚴謹的理論,認為七情與人體的五臟六腑有密切相關,正常人會是五臟平和的狀態,但當其中一臟反應失調過高或過低,都可能會產生疾病;因此中醫治療思覺失調,會先探究患者哪個臟腑出現問題,對症下藥,再來就是考慮先天遺傳因素跟後天的生活及工作環境等加以調整。 -
有憂鬱症卻不治療? 年輕人擔心費用、不知如何求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403國外1項大型研究發現,超過53%憂鬱症年輕患者(18至25 歲)並未尋求醫療協助,歸納4大原因,分別為醫療費用過高、不知道向何處求助、認為不需要外界協助、害怕服藥。 -
只是青春期?孩子真正的情緒問題 超過半數父母難覺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40不少電影或動畫,都會討論到青春期的青少年,而有關情緒的困擾,也有部分影集提到。大家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在身心上會面臨極大挑戰,過去的父母僅要求孩子讀書,刻意忽略而造成部分長遠的不良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