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保資料
-
「最美周芷若」周海媚病逝 紅斑性狼瘡8大症狀1次盤點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8603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為自體免疫疾病,成因不明,最典型症狀為臉、頸、手臂等處出現紅斑,尤其臉頰兩側出現蝴蝶斑,日曬後,局部泛紅,以及毛髮掉落、關節肌肉疼痛。 -
8旬嬤腎結石引起腎水腫 採1療法碎石防泌尿道反覆感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67聖馬爾定醫院副院長周詠欽醫師表示,個人體質、高溫環境工作和飲食習慣等都是腎結石的成因之一,身體內水分不足就容易長結石。通常石頭在腎臟裡不會有症狀,尤其小顆的石頭若往下掉到輸尿管、排尿受到阻塞,就會產生腰痛或血尿;有些大顆的石頭沒有痛感,滯留在腎臟時間一久,就容易引發感染造成腎臟發炎,多數病例是健檢或無意中檢查才發現。 -
癌友門診治療可比照住院理賠? 壽險公會提出3點回絕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018壽險公會今(26)日發布新聞稿,強調「採融通理賠將違反契約精神,並影響多數既有保戶權益」,一旦放寬癌友門診治療可比照「住院」醫療理賠,將擴及全體醫療險保戶,恐造成繼防疫保單之後的再一次亂象,影響保險公司財務能力,危及其經營的穩健性。 -
別讓骨鬆壓垮高齡人口生活品質 學者專家提出具體解方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261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數據顯示,台灣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持續攀升,預估於2039年突破30%,亦即每2位青壯年就必須照護1位老年人。其中,骨質疏鬆症的高盛行率更是全民健康的隱憂。 -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面臨哪些困境? 3大領域需前瞻展望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096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於日前共同舉辦 《打通數位健康任督二脈:2023 數位健康產業政策前瞻研討會》,邀請業者20位專家包括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食藥署醫粧組簡任技正吳亭瑤、工研院生醫所所長莊曜宇、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崇僖、賽諾菲Sanofi台灣公共事務暨市場准入處長William Tsai、裕利醫藥台灣總裁周志鴻等人,針對創新藥材、生醫健康資料、遠距醫療等3大領域所需法規與政策,進行前瞻性探討與展望。 -
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舉辦研討會 展望智慧醫療新趨勢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504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在今(2023)年邁入改制後第20年,特於9月5日假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周年研討會,針對目前健康檢查與管理的趨勢進行討論與意見交流。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健康檢查已經從疾病篩檢,轉向疾病風險預測、精準健康、功能性檢查等方向,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期盼能藉由20周年研討會與多方交流及學習,全面提升健檢客戶的服務與未來,讓健康檢查更加全面、精準,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健康照護。 -
英國研究:長者常失眠、做惡夢 恐高機率患巴金森氏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68臨床顯示,「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者未來罹患巴金森氏症或其他神經退化疾病機率較高,且早在巴金森氏症動作症狀發生的5至10年,就先出現睡眠障礙,因此,被視為早期前驅症狀。 -
熱傷害就醫人數比去年增1.6倍 農民上工4招預防熱傷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86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顯示,台灣年平均氣溫於過去110年(1911至2020年)上升約攝氏1.6度;在四季分布上,21世紀初夏季長度已增加至約120到150天。根據衛福部「即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通報急診就醫資料,今年7月起截至15日,因熱傷害就診累計已達470人次,約為去年同期的1.6倍。同時,7月第1週全球均溫在1週內3次破紀錄,可能達到10萬年來最高的全球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