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何杰金氏
-
疫情期間C肝篩檢治療不能等 C肝患者染疫死亡風險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75高嘉宏教授說,世界上每30秒就有1人因肝炎死亡,C型肝炎治療刻不容緩。但因為疫情影響,民眾進行肝炎篩檢、治療C型肝炎積極度銳減,根據全球性大型研究指出,若因疫情拖延治療,C肝患者病程惡化與死亡人口可能增加。我國有高達12萬名還沒有治療C型肝炎的患者,暴露於肝病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外病變與感染新冠死亡風險提升的危機中。 -
《斯卡羅》演員查馬克42歲癌逝 淋巴癌7症狀不可不知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213相較於乳癌、肺癌、大腸癌等,國人對於淋巴癌相對陌生,依照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資料,107年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排行榜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位居第10名。 -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蟬聯冠軍女性肺癌僅次乳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6320國健署癌症防制組林莉茹表示,相較前1年,民國107年癌症發生人數增加4,447人,癌症發生年紀中位數同樣是63歲;10大癌症發生排比分別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食道癌退出10大癌症,子宮體癌則由去年11名,上升1名到第10名。 -
面對淋巴癌多1分了解、少1分恐懼 抗癌有LINE神隊友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89每年9月15日為「世界淋巴癌日」,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淋巴瘤聯盟共同發起的淋巴癌宣導活動,全球超過50個國家參與,台灣今年則是推動《淋巴癌攻略》數位工具。 -
淋巴癌初期症狀易與感冒混淆 若出現這6大症狀應提防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775淋巴癌是人類腫瘤中組織分類最複雜的1種,分為非何杰金氏及何杰金氏2大類,而大多數的淋巴癌病人都屬於非何杰金氏。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好發族群分布於40到50歲之後的中老年人,何杰金氏淋巴癌病人則有2群分別以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或是60至70歲的老年人居多。研究顯示,先天基因異變導致免疫系統不全,以及後天因過度勞累,作息不正常,或是多菸、多酒、多刺激性飲食,以及病毒感染、遺傳因子、環境污染,都可能是引發淋巴癌的原因。 -
鼻子有個痘痘消不掉 沒想到是罕見鼻淋巴癌侵襲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2832鼻淋巴癌患者的症狀一開始很容易誤認為一般的皮膚小結節、疹子,並不會感到疼痛,接著腫瘤會發展成潰瘍、發炎、滲液,形狀有如火山口,若無積極處理,除了會破壞外鼻、影響外觀,更會進一步侵犯顏面器官及神經,造成功能上的破壞。 -
膀胱癌末患者福音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納入健保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844膀胱癌在臺灣男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9,症狀以肉眼可見的無痛性血尿為主,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女比例約為55比45,早期的膀胱癌(非肌肉侵犯型)治療方式,以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加上術後膀胱化學灌藥為主;局部晚期膀胱癌(肌肉侵犯型)以全身性化學治療加上放射線治療,或是根除性膀胱全切除手術為主;轉移性膀胱癌(淋巴轉移、臟器轉移或是骨頭轉移)則以全身性化學治療為主。 -
挺過抗癌化療艱難期 提升免疫是關鍵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70中醫師陳瑞聲說明,雖然抗癌療法推陳出新,但大多數癌症治療仍以化療為主,且效果因人而異,並非每個人都能因為化療就讓病情好轉,重點是病人承受不住化療副作用病情急轉直下的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