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低體溫
-
初秋氣溫居高不下 長輩遠離熱傷害掌握3要訣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31雖然喝水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但老年人除了常忘記喝水外,也可能為了減少排尿次數而少喝水,且老年人對口渴反應也可能較差,若沒有適當的補充水分,容易使身體處於脫水狀態。因此,須定時喝水,養成每天至少2,000cc或每天每公斤體重30至40cc)白開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建議可利用具有刻度的水壺,檢視每天喝水量是否充足,此外,多吃蔬果也可補充一些水分。
-
8月迄今熱傷害急診暴增 騎單車也可能中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10衛福部疾管署「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通報就醫資料,8月迄今,熱傷害掛急診個案暴增,所謂熱傷害可分為熱痙攣(Heat cramp)、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及熱中暑(Heat stroke)。
-
夏日戶外工作潛藏危機 慎防熱傷害威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00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賴育民指出,台灣地區每到夏季,有許多因職業或戶外活動導致「熱傷害」(heat illness,又稱熱病)的案例。台灣屬海島型氣候,在夏季慣有的潮溼與悶熱,會使人體排汗蒸發散熱的功能減低,容易引發熱傷害,因此,不論是工作或是休閒活動時,都要留意熱傷害帶給身體的潛在威脅。
-
全台飆破38度 衛福部啟動「橘色警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850中央氣象局監測資料,日前臺北及臺東部分地區氣溫已達攝氏38度以上,為提醒及預防民眾健康傷害,國民健康署透過各健康促進場域通路,進行預防中暑宣導,提醒民眾預防熱傷害三要訣。 -
復興空難劫後重生 劉醫師重披白袍造福人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72「這條命真是撿回來的!」劉先生說,飛機墜機,自己死裡逃生,墜機後被困在淹水的機艙內,很幸運地被救難隊救出來。被送至醫院時,主動脈破裂大出血,經緊急手術救回。在轉進加護病房後,又罹患嚴重肺炎,險些喪命,最後又奇蹟似地被救活。在鬼門關前走了好幾遭,宛如奇蹟。 -
低溫救命! 減輕器官缺氧後遺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31此外,去年德國車神舒馬克滑雪跌倒重創頭部,接受低溫療法減輕腦壓,脫離昏迷。韓國三星集團總裁李健熙日前心臟病突發,術後也是靠低溫療法,減輕腦缺氧後遺症。 -
秋老虎發威 6大高危險族群慎防熱傷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879國健署表示,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以及體重過重者等6大族群,容易得到熱傷害。
-
熱傷害急診人數創新高 減少陽光曝曬保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78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醫療院所急診熱傷害就醫統計報告,結果顯示,今年6月共338人次。不過隨著氣溫攀升,7月1日至14日短短兩週,因熱傷害而送急診就醫竟達451人次。如果氣溫持續高漲,7月單月急診人數恐將破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