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伸展
-
糖友少動多吃血糖容易失控 多做家事活動有助穩定血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421名50多歲男性,罹患糖尿病已6年多,之前1年血糖都控制在目標值,空腹血糖值為80至130 mg/dl,糖化血色素(3個月內血糖評估值)為5至7%,最近這次驗血卻發現空腹血糖值上升到170mg/dl,糖化血色素7.5%。 -
65歲以上長者訓練肌力防跌倒 圖解6招坐姿訓練秒學會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5981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周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對於身體活動量不足且體能差的長者除醫學診斷上應注意的身體活動禁忌外,以增加日常性活動為優先。像是練習從坐姿到站姿所需的肌力及移動時所需的平衡力,以減少身體活動時可能發生跌倒的情形。 -
半年內1根骨頭竟斷了2次! 醫師揭關鍵原因是長輩大忌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66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楊瑞成說,「老年人經不起摔、跌倒」,但因下肢關節退化、肌肉萎縮無力、中樞神經系統或內耳病灶等原因,成為高風險跌倒族群。 -
3級警戒運動須佩戴口罩會缺氧昏倒? 醫師指出2大前提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533小陳每天下班後會去河濱公園跑步,面對新冠疫情3級警戒,偶爾還是會戴上口罩出門運動,但是隨著天氣日漸炎熱,戴著口罩跑步實在不舒服,上個月還有民眾戴口罩夜跑昏倒的新聞,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防止戴口罩運動又不會缺氧昏倒? -
摔倒跌坐尾骨受傷沒有處理好 疼痛恐如影隨形長久不癒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4606幼兒學步時,整天下來不曉得跌坐幾次都不會有問題,但為什麼成人一跌坐,問題就這麼多?主要是幼兒的骨骼多膠質、關節柔軟度佳、肌肉軟又有彈性,所以不易損傷;然而成人不只骨質膠質少、疏鬆易脆,僵硬的肌肉也很難在跌倒時產生代償反應,一跌坐就很容易發生骨折或尾骶骨挫傷(骶骨又稱薦椎)。 -
防疫在家上班上課別老是坐著 4組親子運動快來動一動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948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大多數上班族與學童已改為在家上班與上課,因應疫情政府再宣布延長3級警戒,居家使用電腦辦公或上課也再度拉長,長時間在家容易久坐,往往讓人忽略了身體活動,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4月份發表的調查研究,以美國近5萬名確診病患為對象,發現長時間不運動比起每周運動150分鐘的人,確診後住院率高出2.2倍,重症加護率增1.7倍,死亡率更多了1.49倍。 -
國人10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有關 慢性病與新冠風險大增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71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包括第2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等。而109年台灣國人10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相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 -
做好產後調理如脫胎換骨? 中醫師教妳補得健康又美麗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67彭燕婷進一步說明,第1階段重點為排出惡露、恢復子宮機能。採自然產的產婦,子宮內膜剝落會有惡露產生,生化湯能夠幫助子宮收縮清除淤血,讓子宮機能恢復完善,通常在產後3日開始喝5~7天;若採剖腹產,婦產科醫師也會先幫忙清除惡露,但有些產婦體質較差,若惡露不止,沒有腹痛或惡臭,但卻伴有乳汁減少、頭暈疲累等症狀,可能是「氣虛不能攝血」建議在產後1至2周內服用生化湯,並可加上些補氣藥材以幫助恢復良好的子宮收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