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僵直性脊椎炎為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發病時下背會出現輕微疼痛及僵硬,尤其在早晨起床時疼痛與僵硬感最為明顯。(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50歲的黃先生於10年前確診僵直性脊椎炎,因疼痛程度在可忍受範圍,並未積極治療,偶爾服用消炎止痛藥。今年年初下背劇烈痛疼,痛到無法入眠及正常工作,半年內瘦了10幾公斤,無法挺直腰椎,上背部往前彎,走路容易跌倒。
馬偕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惠婷表示,僵直性脊椎炎為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失調,持續攻擊關節炎,導致長期發炎,大部分患者於20至30歲之間發病,且以男性居多。
發病時,患者下背出現輕微疼痛及僵硬,尤其在早晨起床時疼痛與僵硬感最為明顯。急性發作時,在薦腸關節及腰椎處等處則產生劇痛。至於全身性症狀,則有疲倦、食慾不振、發燒、體重減輕。在診斷僵直性脊椎炎上,除了患者自訴症狀及有無家族史之外,還需抽血及影像X光片檢查,甚至透過核磁共振,進一步確認薦腸骨發炎狀況。
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如果未能持續治療,將導致疼痛加劇,關節功能逐漸喪失,嚴重時脊椎沾黏,當原本正常一節、一節的脊椎關節沾黏,在X光片上看起來就像竹竿一樣,黏在一塊,無法轉身、彎腰,隨著病情嚴重,如同老竹一般,無法挺直,永遠駝背。這名黃先生就是典型個案,脊椎沾黏,嚴重駝背,身高縮水,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短期內改善疼痛與發炎,並搭配運動 、復健、物理治療,延緩關節惡化速度。
李惠婷提醒,僵直性脊椎炎屬於遺傳疾病,如有家族病史,又有早晨腰背疼痛僵硬等症狀,就應該至風濕免疫科尋求協助,確診後積極治療,平時養成運動習慣,透過游泳、瑜珈、伸展操等全身性伸展的運動,可以減緩疼痛不適,提升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
工地師傅長期腰痛受不了!微創手術治療 順利重返職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255林先生因工作關係,長時間在地底下進行人工挖土,導致患有脊椎椎間盤退化性疾病,考量到未來還想繼續工作,因此到烏日林新醫院骨科做減痛手術! -
腰部異常疼痛幾乎走不動 就醫檢查出肺癌腫瘤轉移脊椎
癌症新知 / 肺癌1610李漢忠指出,脊椎腫瘤可分原發性和轉移性兩類,臨床上,轉移性脊椎腫瘤比原發性脊椎腫瘤常見,來源包括肺癌、乳癌、攝護腺癌等癌症,轉移到脊椎的機率都很高。腫瘤除了會造成疼痛之外,還可能出現病理性骨折,會出現類似椎間盤的症狀,甚至下肢肌力減退,嚴重者也可能癱瘓。 -
藝人巴戈胰臟癌病逝 上腹痛、背痛、黃疸等是重要警訊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052資深藝人巴戈16日晚間病逝林口長庚,死因為胰臟癌,享壽67歲。醫師表示,胰臟位於後腹腔、胃的後方,透過腹部超音波也較難發現異狀,早期腫瘤又無明顯症狀,確診時大都到了晚期,無法開刀,1年存活率僅約1成。 -
男下背痛「走1步休息2步」! 檢查發現是脊椎脫滑惹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671南部1名50歲王先生1年多來飽受下背痛、左小腿及足部麻痛,跑遍多家醫院仍未好轉,經輾轉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檢查後揪出麻痛原因,原來是腰椎滑脫及脊椎狹窄合併神經壓迫造成。 -
6旬婦人腰痛難維持坐姿 喚醒核心肌群改善下背痛問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527吳書毅醫師表示,深層核心是控制我們動作穩定的重要角色,大部分下背痛的病人,最常出現深層核心無力,導致淺層肌群過度出力與緊繃的狀況。紅繩運動目前在歐美已被廣泛使用,經過證實對於肩頸痠痛、50肩、下背痛、駝背 姿勢不良,甚至是腰椎手術之後的病人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