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五味子
-
「雨水」到過敏就來!想改善症狀 中醫:從調養脾胃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2462月19日是今年的第2個節氣「雨水」,雨水顧名思義,即「雨下不停」的意思。這個季節,你是否也早晚打噴嚏、皮膚發癢呢?主要因氣溫變化大、溼氣重,許多人會開始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中醫師賴睿昕提醒,民眾想要改善症狀,飲食上要盡量避免生冷水果、冰品、寒涼性飲料,且作息上要減少熬夜,平時多運動以增加免疫力。 -
年後甩油要成功!中醫公開消脂茶配方 加按穴位瘦更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38過年連假期間一定免不了聚會上的大魚大肉、美食饗宴,但吃太油或太甜會讓血脂過高,甚至形成脂肪肝!中醫師康涵菁表示,以中醫角度來看,「脾虛夾濕」體質者,若平時壓力大、情緒緊繃,體內就容易累積代謝廢物,演變成脂肪。民眾若想消脂,平常可以飲用消脂茶或按摩穴道,維持身體健康。 -
國人新冠染疫後推估2百萬人罹患肌少症 7徵兆自我篩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47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吳佩青分析,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於2022年07月所發表的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顯示,新冠肺炎確診後發生肌少症( Sarcopenia )機率約48% ,吳佩青中醫師因此推估,台灣民眾因為新冠疫情確診可能有超過2百萬人產生肌少症,至於新冠肺炎有住院治療者罹患肌少症機率更高達69.7%。 -
長新冠氣虛患者容易中暑? 跟著中醫這樣做能有效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14近期門診病人許多都是長新冠康復後覺得異常疲倦、頭痛,擔心是後遺症,這時候多可以從「曬太陽」看出端倪。這類病人容易感受外邪,包含暑邪。如果在大太陽下活動,又馬上進入冷氣房,熱氣就容易閉鎖在體內,造成頭昏悶熱不適、煩嘔、疲倦等症狀,這樣就是中暑了。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林巧梅建議中暑時可以平躺休息、移至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分電解質,急症仍須送急診,輕症可以刮痧緩解。 -
大暑前後小心中暑!中醫針對陽暑、陰暑 推薦2款茶飲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981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大暑」前後氣候酷熱,民眾容易有中暑及日曬後皮膚紅癢,或者起小丘疹、水皰、風團等「多形性日光疹」症狀發生。中暑一般可分為「陰暑」、「陽暑」,針對這2種狀況,中醫師特別公開,適合陰暑喝的「香薷薑桂茶」及適合陽暑飲用的「清暑益氣茶」配方,幫助民眾夏天消暑。 -
「夏至」養生宜「養心」 中醫建議養生茶飲護心增免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5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夏至」時節過後,開始進入中醫所謂的「三伏天」,指的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此時天氣悶熱流汗多,如果忘記補充足量水分,容易好發心血管疾病。 -
清明前後天氣潮濕 養生著重脾肺雙補趕走濕氣遠離過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8清明,是24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時間落在每年的4月4至6日之間,隨著這個節氣的到來,天氣慢慢開始變熱。而清明前後常會有降雨的天氣型態,環境中較為潮濕,人體內的濕氣亦會連帶受到影響。 -
停經後腹痛出血竟罹患子宮頸癌 女性有這些症狀莫大意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245人生中醫診所楊永榮醫師表示,研究顯示子宮頸癌與性生活關係密切。女性在青春期時,愈早有性生活,愈容易產生子宮頸癌。若有3個以上的性伴侶,則子宮頸癌罹患風險會增高。此外,抽菸易降低人體免疫力,引起細胞病變,提高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