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後天氣潮濕 養生著重脾肺雙補趕走濕氣遠離過敏

2486
陳如頤 報導
清明前後天氣潮濕 養生著重脾肺雙補趕走濕氣遠離過敏
▲清明時節養生著重在脾肺雙補,趕走濕氣遠離過敏。(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清明,是24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時間落在每年的4月4至6日之間,隨著這個節氣的到來,天氣慢慢開始變熱。而清明前後常會有降雨的天氣型態,環境中較為潮濕,人體內的濕氣亦會連帶受到影響。


清明時節養生著重在脾肺雙補 趕走濕氣遠離過敏


中醫師賴睿昕指出,清明時節,寒、濕、熱邪容易入侵人體,一旦邪氣入體又無法有效排出,使邪氣積於肌表,就有可能導致皮膚紅疹、搔癢、起水泡等症狀發生,尤其平時就喜歡吃一些肥甘厚味與辛辣烤炸食物,脾胃運化本就不佳,體內熱氣重的朋友,如果又因為天氣熱忍不住喝冰飲、吃冰品、甜食,更容易脾胃感受寒濕,無法行使正常功能排出水分,使身體內蘊藏濕氣,產生鼻過敏,皮膚癢等過敏症狀。


中醫認為是身體水分代謝出問題導致,從水液代謝過程來看,身體的淋巴系統將水液推動至全身;脾主濕,可以把水液運輸代謝散布至全身;肺主皮毛,掌管水道暢通與毛孔的開闔,汗液的蒸散。賴睿昕表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通常脾與肺影響水分的調節是比較適合調整體質的切路點,如果身體調節水分的能力不佳,常常是脾氣與肺氣虛的關係,所以清明時節養生著重在脾肺雙補,趕走濕氣遠離過敏。


肺氣虛則易受風寒乘虛入侵 平時可多飲用「補肺氣茶飲」


肺主氣,開竅於鼻,肺氣虛則易受風寒乘虛入侵。肺氣虧虛者不喜吹風,患者往往一早起床,稍微吹到風就噴嚏連連、鼻水流不停,而且經常容易感冒,且平常走路或爬樓梯可能就容易喘促無力。中醫治療這類患者多以「補氣固表、祛散風寒」為主,賴睿昕建議,此類患者平時可多飲用「補肺氣茶飲」。


【養生食譜】補肺氣茶飲


▸食材:黃耆3錢、麥門冬3錢、五味子1錢


▸作法:用1000c.c.水煮滾後小火煮15分鐘,放涼後飲用。


四神湯「健脾去濕氣」 幫助體內補氣健脾、去濕化痰


中醫的脾是指整體消化系統的表現,脾胃運化受到影響的患者,平日飲食可能不定時且營養不均衡,而影響氣血生化,不能上傳水穀精微到肺,致使肺氣偏虛,且影響水液代謝,體內濕氣重。


過敏發作時鼻塞鼻脹明顯、鼻涕清稀而且量特別多,此外也常容易腹瀉、腹脹、常覺頭昏腦筋不清楚,若是兒童患者還可能合併長不高、長不胖等問題。中醫常以「補氣健脾、去濕化痰」來治療此類患者,平時可多服用「健脾去濕氣」的四神湯來補養脾氣。賴睿昕提供「瘦肉四神湯」養生食譜如下:


【養生食譜】瘦肉四神湯


▸食材:茯苓、芡實、蓮子、山藥各1兩、薏仁1兩半。酌量瘦肉片(依喜好程度添加),鹽(少量)。


▸作法:薏仁、芡實、蓮子先浸泡約半小時。瘦肉片燙熟備用。將茯苓、芡實、山藥、薏仁、蓮子放入水中,燉煮 1 個小時。起鍋前10 分鐘放進瘦肉再滾過、加適量的鹽調味。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