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國醫藥大學
-
吃科學中藥就是「科學漢醫」? 脈診透過脈診儀更科學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7255如果你以為吃科學中藥,就是科學漢醫,那恐怕是有所誤會了!戰後的中醫研究也受當時西方醫學工程研發的大潮流中,擷取了西方科技,逐步嘗試發展出中醫的醫療工具,於是有現今的脈診儀的問世。 -
購買隱眼前必知!保存盒屬醫材 應定期清潔防眼睛感染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78在購物平台搜尋「隱形眼鏡保存盒」後可以發現,相關產品眾多、款式多樣、價格便宜,有些還是特殊造型,不過,許多人都不知道這盒子居然也是醫療器材,一般民眾如果在平台販售,恐遭罰3萬元至100萬元罰鍰。 -
國家醫療品質獎獲獎者出爐! 引領醫療照護邁向新時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204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辦理的國家醫療品質獎(National Healthcare Quality Award , NHQA)自1999年起,24年來始終秉持著引領台灣醫療品質的信念,透過競賽的方式協助醫界進行全面性的醫療品質落實與提升,本屆特別增設「傑出醫療類」,在本類競賽中獲獎團隊展現其卓越的臨床照護、先進技術與服務,以及「ESG特別獎」,激勵醫療機構朝向永續經營的方向邁進。今(26)日醫策會於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第24屆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頒獎典禮,得獎團隊在競賽中的卓越表現成為國內標竿。 -
台灣人常見睡眠呼吸中止症病因有3種 各年齡層大不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867鄭婉汝醫師團隊分析台灣不同年齡層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之病理成因及症狀,發現3種常見於台灣人的病因特徵:(1)高上呼吸道結構塌陷性併呼吸模式不穩定的患者容易嗜睡,(2)覺醒閾值低常伴隨失眠症狀,(3)上呼吸道肌肉功能弱的患者則無特殊症狀。 -
5旬婦右眼突看不見! 竟是罕見「惡性黑色素瘤」釀禍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7686嘉義1名52歲陳小姐在112年7月因右眼忽然看不見就醫,經當地區域醫院轉診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經醫師安排眼睛超音波、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脈絡膜腫瘤」。中國醫藥眼底病尖端醫學中心主任陳珊霓說明,這是1種罕見且致死率高的原發惡性腫瘤,大多數黑色素瘤發生於皮膚,長在眼睛的個案較少見,在確認腫瘤無全身轉移後,於同年11月安排患者接受手術,成功保留眼球,也保存相當的視力。 -
兒童發展遲緩怎麼辦? 中醫治療方法多元以針灸為大宗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61目前約只有2至3成的發展遲緩患者能夠找出明確的病因,除了基因及染色體變異,有些早產、難產兒出生後,常伴隨神經系統發育問題,造成癲癇及發展遲緩。然而,大多數「發展遲緩」的孩童屬於輕度或中度程度,常被認為只是發展較慢而遭忽略,因此實際上還有許多遲緩兒尚未被發現。 -
肥胖是身體生病了!醫曝肥胖治療演進史 促進整體健康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532黃致錕院長從肥胖治療的演進史談起,提到過去肥胖治療著重於口服藥物,以抑制大腦食慾為主流的治療手段之一,然而,部分風行全球、用以治療肥胖的口服藥物,除了效果有限,因引發相關心血管副作用而逐漸被撤離市場,爾後,隨著科技持續進步,醫學領域對肥胖的理解也不斷深入探討與拓展。 -
中醫大附醫與Google MedLM合作 建構「AI輔助醫師」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7714透過生成式AI技術,加速醫病共識的達成,爭取病人診治的時間,已成為現今醫療科技追求的目標。日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宣布與Google Cloud合作,透過Google Cloud的生成式AI技術與建構於Med-PaLM 2之上的Google MedLM大型語言模型,將建構全方位「AI輔助醫師(AI-assisted Physician)」,輔助醫護專家運用於診斷疾病、規劃治療疾病、病患教育,以及與醫學教育研究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