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丘疹
-
男童與「喵星人」共寢 異位性皮膚炎竟惡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14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余孟恭醫師表示,孫小弟頭臉耳後、軀幹、四肢皮膚都有紅斑性丘疹,還伴隨搔癢、破皮、脫屑、苔蘚化和纖維化增厚,門診開立口服抗組織胺和免疫調節藥物,以及塗抹類固醇藥膏治療。除皮膚苔蘚化及纖維化增厚,其他症狀已有明顯改善。 -
陽台鳥巢帶來禽蟎 女子遭吻起紅疹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62臺北榮總皮膚部光化學治療科主任李定達表示,禽蟎是野鳥與家禽的體外寄生蟲,原本是以吸食鳥血來維生,但當鳥類離巢或禽蟎大量繁殖時,它們也可以吸食人血。 -
婦人酒糟紅鼻子 常被誤認酒駕攔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57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黃耀立主任指出,陳小姐的病徵極可能為臉部皮膚的慢性發炎,也就是「酒糟」。酒糟又稱「玫瑰斑」最常見的症狀為皮膚血流量增加及血管擴張的「紅斑」,包括臉部出現紅斑、膿包、起疹及水腫,現在都有藥可醫治。 -
臉紅不一定是酒槽! 留意身邊過敏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10酒槽與皮膚過敏大不同。書田診所皮膚科副院長曾興隆指出,慢性皮膚過敏是當皮膚長期受過敏原刺激時,會出現紅腫、發癢、脫皮、紅疹等症狀,並持續6周以上,過敏原通常非食物引起,而是灰塵、花粉、寵物毛髮或是化妝品、保養品等,任何人都可能發生。酒槽的初期症狀雖與皮膚過敏相似,但可能逐漸轉為丘疹、化膿,或出現酒槽鼻,好發於白種人。
-
別再把病毒疣當雞眼 皮膚科醫師教你分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37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建宇提醒,病毒疣經由人與人、人與物接觸傳染,可能會長在手腳臉部與肚臍窩上,長在生殖器上就成「菜花」。若發現皮膚長異常硬塊,最好及早就醫檢查,以免病情惡化。 -
乾癬復發心慌慌 收假湧現看診潮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65收治這名個案的正和中醫診所院長黃慶雲醫師表示,引發乾癬的原因很多,像是免疫系統異常、情緒不穩、壓力過大、長期熬夜,過度疲勞等都有可能,因此年假過後常出現乾癬復發潮。雖然乾癬無致命性且無傳染疑慮,但脫屑、紅斑等不雅外觀及搔癢症狀,都讓患者苦不堪言,嚴重者甚至會不願與外界接觸,產生憂鬱的傾向。上述個案初診時,明顯可見耳後兩側滿布紅色丘疹,手臂及小腿也有區塊性的紅色斑塊與皮屑現象,症狀頗為嚴重,初判非首次發作。 -
中南美茲卡病毒延燒 疾管署成立指揮中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38周志浩說,茲卡病毒正循著2013年中南美洲屈公病傳播路徑擴散,巴西已出現近4000例新生兒小頭畸形,令世衛組織擔憂,提升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關注事件。台灣目前並非疫區,僅有一例境外移入病例且已返國,現今防疫重點在阻絕病例於境外。 -
疾管署防恙蟎10年有成 38種恙蟲書中現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027疾管署防疫人員歷經近10年在臺灣本島及離島地區的調查、採集,最近完成《臺灣恙蟎誌》一書。書中針對國內現有38種恙蟲的形態特徵、分布及傳播疾病等詳盡介紹,並建立屬檢索表及種檢索表,堪稱專業人員與民眾的防治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