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不良事件
-
盤點三高對心血管的危害 專家教你這樣做降低心梗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07依據111年10大死因統計指出,國人死於與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死亡率遠超過肺癌與肝癌,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包含三高、肥胖、缺乏運動、吸菸等因素,國民健康署2018年運用台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分析結果發現,有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者,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為1.8、1.5及1.4倍。 -
預防子宮頸癌3道防線!除了打HPV疫苗 還有這些關鍵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663子宮頸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0位及死亡率第8位,已威脅到婦女的健康,子宮頸癌的發生,主要原因是子宮頸上皮細胞持續感染高危險型人類乳突病毒(HPV),使正常健康的子宮頸細胞發生基因突變,也就是所謂的1種癌前病變的表現,之後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子宮頸癌。而人類乳突病毒(HPV)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在性行為過程中,透過接觸皮膚、黏膜或體液而感染,有時外部生殖器接觸帶有HPV的物品,也可能造成HPV感染。 -
公費流感疫苗你打了沒? 害怕「暈針」接種前不宜空腹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559近期流感疫情呈上升趨勢!疾管署今(17)日表示,目前處流感流行期,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90,386人次,較前1週下降,可能受連續假期部分門診休診影響,須持續觀察後續疫情變化。同時也呼籲,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民眾請儘早接種。然而對於接種疫苗會發生「暈針」情況該如何處理?疾管署網頁提出詳細說明。 -
每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 跟著8方法降低罹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55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約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共計2.3萬人死於心臟疾病,平均約22分鐘就有1人。9月29日世界心臟日,今年以「用『心』、懂『心』(Use heart, Know heart)」為主題,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政府部門、研究單位、非營利性組織及醫療院所等一起合作,共同推動並鼓勵民眾積極改變不健康行為,守護自己與親友的心臟健康。 -
莫德納XBB.1.5疫苗專案輸入核准 接種時間及對象曝光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96為因應COVID-19當前流行變異株防疫之需求,食藥署13日召開專家會議,核准莫德納XBB.1.5 疫苗專案輸入。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因已收到測試標準品,疫苗到貨後最快7天可以完成檢驗封緘,9月底前有望開打。 -
楊志良批政府強推新冠疫苗是不智之舉 疾管署4點回應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266疾管署今(8)日表示,回應有關媒體刊載內容聲稱,政府推動COVID-19疫苗接種「以疫謀權、以疫謀財、以疫謀命」,為不實指控。 -
慢性病風險能預測!國健署1平台 輸入健檢報告可分析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665為了幫助民眾及早預防慢性病,國民健康署發展「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提供35至70歲民眾自行輸入健檢報告數據,計算未來10年內罹患5種慢性疾病(包含: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 -
逾4成民眾沒打次世代疫苗 醫師提醒青年染疫也會重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30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苗+1活動預計到4月30日為止,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近日發表千人新冠肺炎疫苗認知調查,發現有4成民眾未打過次世代疫苗,甚至不打算接種,成為防疫危機。醫師提醒,即使是感染Omicron仍可能出現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