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上肢
-
小心保母肘! 幼兒手臂勿過度拉扯揮動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25阿包醫生檢查後,確認是俗稱的保母肘(Nursemaid elbow),也就是橈骨頭脫位(Radial head subluxation),我小心翼翼地幫小妹妹復位,勇敢的她還算配合。成功復位後,她馬上舉起左手揮手跟我掰掰,再次碰她的左手也不會崩潰大哭,一切狀況恢復正常,爸媽終於能安心地帶她回家。 -
助行器選購要點 一認二看三會用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00臺大醫院護理部護理長尤翠棉表示,助行器常用於因年老、中風、下肢受傷或是手術後不良於行時,為了提升病人的自我照顧能力,及避免受傷肢體或患肢負荷身體重量,建議使用助行器讓病人患肢不負重,以幫助病人下床活動及患肢復健。 -
陽台鳥巢帶來禽蟎 女子遭吻起紅疹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62臺北榮總皮膚部光化學治療科主任李定達表示,禽蟎是野鳥與家禽的體外寄生蟲,原本是以吸食鳥血來維生,但當鳥類離巢或禽蟎大量繁殖時,它們也可以吸食人血。 -
老人跌倒增加死亡風險 專家:防跌從日常做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67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65歲以上老人自述過去一年跌倒比率為16.5%,約為六分之一,跌傷且有就醫者比率為8%。 -
頸椎骨刺壓迫神經 老翁膝蓋痠軟如觸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96收治林先生的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說明,林先生2年前在田裡工作時突然雙腿無力,跌進田裡,原以為是年紀大,關節退化,沒特別在意,但3個月後,雙腿力量快速喪失,走路不穩,必須拿拐杖才能行走,有一次還從樓梯上摔下來。 -
咳嗽2個月未癒 縱隔腔惡性淋巴瘤作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2823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俞瑞庭說明,縱隔腔位於兩側肺臟中間,又可分為前縱隔腔、中縱隔腔與後縱隔腔。若縱隔腔形成惡性淋巴瘤,初期症狀多不明顯,常出現咳嗽、發燒、呼吸困難或胸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直到腫瘤變大,壓迫到縱隔腔血管或支氣管,才會產生臉部與上肢水腫、胸悶疼痛、呼吸喘等病狀。 -
下肢淋巴水腫少女 擺脫象腿重獲新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470林口長庚副院長、整形外科教授鄭明輝醫師表示,兩年前李小妹的腳開始不斷長大,新鞋才剛買一個月便不合腳、鞋子愈換愈大雙,小學畢業時就買不到鞋子可穿,必須花錢訂做。李小妹不只腳踝、腳底腫大,連大腿也愈變愈粗壯,甚至比同年齡孩子的腰圍還要粗,被同學譏笑是「象腿」、「怪物」。 -
減重不當恐留後遺症 賠上一輩子健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887中醫師聶美華建議,孩子十歲以前應保持正常體重,若體重過重,調查發現成長期約有88%的人依舊會體重超標,而且更不容易瘦下來。兒童肥胖又稱為「兒童成年病」,臨床上更有不少兒童出現初期高血壓或糖尿病、痛風、痤瘡等症狀,連帶會有口臭、多汗,影響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