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三高
-
巴西健身網美心臟驟停猝逝! 運動時出現這症狀別輕忽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505巴西網美拉里莎(Larissa Borges)常與粉絲分享健身日常,身材曲線姣好,但日前傳出心臟驟停,緊急送醫,經1周搶救,家屬證實她病逝,享年33歲。拉里莎生前最新1張照片為穿著冬衣在室內滑雪公園運動,文中寫著「我可以相信明天」,如今離世,讓人相當不捨。 -
糖尿病年輕化讓男人不性福 性功能障礙恐提早10年報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22黃慶雲醫師指出,男性若出現性功能障礙的困擾,建議儘早尋求專業醫師幫助,否則長期下來,病症愈拖愈久、病情更惡化,不僅打擊自信心,也影響夫妻之間感情。中醫對於性功能障礙的治療,「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為主,黃慶雲醫師強調,中醫治療採整體性考量,會視個別差異對症治療,對於糖尿病患的陽痿,體力較差就補強體力;腎陰不足採滋陰補腎;腎陽不足則壯陽氣、補精固精為主,合併調理脾胃及腎,搭配促進血液循環藥物,以降低血管硬化的機率。 -
三高超標難自覺! 國健署揭:4至7成民眾不知健康異常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78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在身你曉得嗎?根據2017年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20歲以上國人三高自知率分別為高血壓68%、高血糖66%、高血脂23%,顯見約有4至7成民眾不知道自己的檢查數值已有異常。由於三高初期症狀較不明顯,民眾難以察覺,因此國民健康署呼籲,大眾應把握健康檢查,積極掌握身體三高數值,若有異常務必及早就醫診斷。 -
45歲男「爬1層樓就喘」心臟竟超大如籃球 嚴重恐猝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98台中45歲男子「阿信」體重破百,走沒幾步就狂喘,爬樓梯還得休息許久,周遭親友都笑他「可能胖子比較容易喘」,沒想到就醫檢查竟發現,他的心臟肥大程度竟比正常人大1倍,且心臟衰竭指數嚴重偏低,緊急安排「體外反搏治療」治療3個月後,不僅每天能騎單車20多公里,連性生活都意外獲得改善。 -
講座報名/面對重聽、耳鳴與暈眩 耳鼻喉專家教你解方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17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指出,耳鳴、暈眩、重聽是常見的「內耳疾病3兄弟」,其中導致重聽的原因很多,除了先天性因素之外,老年人重聽多因為老化及耳鳴造成,特別是三高容易引起血管病變,膽固醇過高、糖尿病患都應特別留意,更是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另外也與腦中風、失智症有密切的關係。 -
20歲以上罹代謝症候群達675萬人 失智、癌症風險提高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632衛福部在106到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19歲以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34.6%,且75歲以上長者盛行率達58.8%,研究證實,代謝症候群患者為罹癌及失智症等高風險族群,例如,肝癌風險提高2.8倍、大腸直腸癌2.3倍,子宮內膜癌約2到4倍。 -
夏日太熱!心肌梗塞易爆發 6大高風險族群日常需警惕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38心臟疾病在衛福部2022年公布的10大死因中,高居第2,而「心肌梗塞」更是心臟疾病中常見的急性病症,發生的主因是心血管血流堵塞,使得心臟失去血液、缺氧,進一步造成患者昏厥、猝死。《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6個月內「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6大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 -
溫差大恐引發自律神經失調! 致使耳鳴、眩暈症狀加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11溫差影響人體有多大呢?李宏信醫師指出,一方面基於熱脹冷縮的原理,在氣溫驟降時,會使血管劇烈收縮;另一方面,人體為了應付忽冷忽熱、變化劇烈的氣溫,必須不斷消耗能量來調節體溫,容易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而自律神經紊亂也會進一步造成血管收縮,相當於雙重打擊,考驗民眾的血管健康與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