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教父陳耀昌醫師病逝!畢生奉獻血液腫瘤治療 讓CAR-T療法為後期患者帶來新希望

2755
辰蘊如 報導
骨髓移植教父陳耀昌醫師病逝!畢生奉獻血液腫瘤治療 讓CAR-T療法為後期患者帶來新希望

【NOW健康 辰蘊如/嘉義報導】台灣骨髓移植教父陳耀昌醫師於11月17日病逝,享壽76歲。這位畢生血液醫學權威不僅是台灣成功完成骨髓移植醫師,更是推動台灣再生醫療發展的重要先驅。陳耀昌醫師的離世讓醫界感到惋惜,他畢生致力於血液腫瘤治療的研究與臨床工作,為無數患者帶來生的希望。如衛福部長石崇良所言,陳耀昌醫師不僅在學術上有卓越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他堅持要讓高科技的再生醫療技術普及化,不讓這些治療只成為富人的專利。


血液腫瘤治療 全球進展與突破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表示血液腫瘤包括慢性和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長期以來都是醫學界困擾的領域。根據美國血液學會(ASH)2023年的最新報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常見也是最致命的血液癌症之一。


根據2025年分子病理學協會(AMP)年會的最新研究,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進行腫瘤分子的診斷,已成為精準醫療的新標準。研究發現,穿透高通量定序平台,不僅可以進行靜態突變分析,還能動態監測腫瘤細胞此時、治療抗藥性和微小疾病,精確達到邊界的水平。


李思錦醫師說明CAR-T細胞治療,可為癌症後期患者點燃新希望。這種治療的原理是抽取病人自身的T細胞,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造T細胞能夠精準辨識,再將這些改造後的「超級戰士」輸回病患骨髓移植


認識血液腫瘤 預防與早期檢測


雖然血液腫瘤確實暫時性持續研究中,但醫學界已發現增加其風險的因素。李思錦醫師指出長期暴露可能於化學物質、放射線感染,或某些病毒,都可能提高血液腫瘤的機率。最新研究,慢性發炎可能是血液腫瘤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學家正在進行研究阻斷特定的發炎訊號,顯示預防癌前病變的可能性。


因此若有不明原因的發燒、體重減輕、夜間盜汗、腫大、容易疲倦、貧血、不正常的凝血或瘀青等身體警訊,都應觀察發生時間是否持續出現並應盡快就醫檢查。李思錦醫師提醒透過定期健康檢查亦有助於早期發現異常。


陳耀昌醫師一生致力於先進醫療技術普及化的概念,如今在CAR-T療法融入健保支付後得到實現,使血液腫瘤已不再是末期病患的代名詞。跨越早期診斷、精準治療,以及像CAR-T這樣的創新療法,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戰勝疾病,重拾人生健康。對於正在與血液腫瘤奮戰的患者和各方面,請保持信心並積極配合醫療團隊的治療計劃,相信在現代醫學的幫助下,一定能夠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樂齡生活被「漏尿」困住 單一切口可調式吊帶手術有解
▸兒童近視加速眼球拉長!高度近視風險增 醫給解方預防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