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近日,77歲的美國前總統川普在造勢活動中,被媒體發現手背出現大片瘀青、小腿浮腫明顯。雖未正式說明原因,但外界紛紛關注其健康狀況。事後消息指出,他患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族群的循環系統疾病。
靜脈功能不全導致「血回不去心臟」 容易造成下肢浮腫、痠脹沉重
這種「血回不去心臟」的問題,中醫師周大翔表示,在中醫眼中,並不單是一處病變,而是心氣虛、脾不統血、腎陽衰、濕瘀互結所導致的系統性循環障礙。
靜脈是負責將血液由末梢送回心臟的管道。當靜脈瓣膜功能減弱、靜脈壁彈性下降時,血液就會鬱積在下肢無法回流,引起:
▸小腿浮腫、酸脹沉重。
▸站久腿麻、夜間抽筋。
▸靜脈曲張。
▸皮膚變黑、出現潰瘍。
▸微血管脆弱、易瘀青。
這些現象,在中醫被歸納為「氣虛血瘀、濕濁內生」,其核心關鍵在於「心主血脈,氣行則血行」的平衡遭到破壞。
川普出現手背瘀青與小腿浮腫 中醫歸因於「虛中有瘀、水濕困阻」
周大翔中醫師進一步闡述,血液的運行仰賴氣的推動。「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弱則血行無力,容易滯留於體內;氣虛也會導致脾統血無權,血液外滲;同時,腎陽不足則全身陽氣無以溫運,水濕停聚下焦,導致小腿腫脹與靜脈回流不暢。
川普出現的手背瘀青與小腿浮腫,在中醫觀點看來屬於虛中夾瘀,陽氣下陷,濕濁下注的典型徵象。
千古經典名方「真武湯」 有助補陽化濕、補腎健脾、提升血脈循環
針對這類虛中有瘀、水濕困阻的體質,古人早已留下有效對策。東漢醫聖張仲景的經典名方「真武湯」,正是其中翹楚。
真武湯:適合虛中有瘀、水濕困阻體質
▸材料:附子、生薑、白朮、茯苓、芍藥。
▸功效:溫陽補腎、健脾利水、活血散寒、消腫除濕。
▸適用體質:腰膝痠軟、下肢浮腫;腹中冷痛、四肢發沉;怕冷、氣短、汗出;易瘀青、水腫、靜脈血流遲緩。
真武湯所扶的是「命門真火」,透過補陽化濕,溫煦心腎脾三臟的功能,從根本提升血脈循環,讓血行有力、水濕得化。
不只是透過服用中藥調理治療 中醫師分享日常居家保健自療5要訣
而除了就醫服用中藥以外,周大翔中醫師也分享,中醫強調「治未病」與整體調養,除了用藥,民眾可以居家保健緩解症狀:
1.抬腿養血脈:每天抬腿 15至30 分鐘,有助靜脈血回流心臟,減少水腫。
2.艾灸關元、足三里:補氣助陽、升提下陷,改善久坐久站導致的氣滯血瘀。
3.活絡茶飲:丹參、紅花、玫瑰花沖泡代茶,有助疏肝理氣、活血調經。
4.穴位按摩:如足三里、血海、太衝,每天按摩1至2次,促進下肢血循環。
5.避免長時間站坐:每小時活動一次,走動5分鐘,激活肌肉幫浦促回流。
不論是高齡政治人物還是平凡上班族,當體質走向「氣虛、血瘀、陽弱」時,循環問題就會悄然出現—從一點瘀青、一絲腫脹開始,進而演變成影響生活品質的大病。中醫透過千年經驗與整體辨證,從心氣、腎陽、脾濕等多面向調理,對靜脈功能不全這類循環障礙提供溫和而深層的改善之道。
早期辨證、早期調理身體症狀的背後因素 及早就醫諮詢專業醫師
周大翔中醫師特別提醒,若您出現下列症狀,建議及早就醫諮詢中醫或西醫專業:
▸小腿浮腫久未消退。
▸手腳容易瘀青。
▸夜間腿抽筋。
▸靜脈曲張明顯。
▸腿部沉重、行走疲憊。
早期辨證、早期調理身體症狀的背後因素,諮詢專業,就診治療,才能找到循環問題背後的體質原因。本文資訊僅供衛教參考,使用任何中藥方劑應依個人體質,由合格中醫師診斷後開立。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UCC如何緩解急診壅塞? 假日急症中心輕症分流助改善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