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本土Omicron疫情燒不停,染疫人數持續增加,不少確診者有咳嗽、流鼻涕、發燒、腹瀉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但也有部分民眾出現眩暈的狀況。對此,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表示,由於內耳的前庭神經遭受到病毒破壞,患者因此出現眩暈症狀,只要配合藥物治療即可改善。
新冠病毒確診者因眩暈死亡? 醫師給回應
在疫情持續延燒下,5月桃園有1名30多歲男子染疫,居家隔離期間突然眩暈不慎跌倒,送醫後已無心跳,檢警相驗後死因可能為心血管疾病相關。另外,南投1名90多歲女性長者因眩暈跌倒造成頭部外傷,到醫院採檢PCR為陽性,抽血發現有慢性疾病後轉移到負壓隔離病房,但最後仍不幸過世。
近期,許多確診者會出現眩暈的症狀,甚至在康復之後還留有眩暈的後遺症。對此,李宏信醫師指出,新冠病毒會攻擊人體心臟、冠狀動脈等系統,當它侵害到神經系統,患者會有失去嗅覺、吞嚥困難等症狀,確診者還可能出現眩暈等情形,這種病毒性的破壞若及時給予治療,能減少因神經破壞而產生併發式後遺症的機率,並降低影響生命的危害。
為何會感到眩暈? 醫:一般眩暈不會致死
究竟人體為何會出現眩暈現象?李宏信醫師說明,眩暈是人類的平衡系統出現問題,像是大腦、腦幹、三半規管、手腳、眼睛、身體都屬平衡系統,任何部位有狀況都可能感受到暈。通常眩暈又分成周邊型和中樞型,周邊型是指耳朵之內耳神經、三半規管的問題;而中樞型則是頭腦、腦幹系統有關。
李宏信醫師提到,一般的眩暈不會致死,可是因病毒引起的眩暈情形,患者多半會合併其他症狀,進而導致死亡機率較高。至於民眾在接種新冠疫苗後,有些人在第3至4天也會有耳鳴、眩暈等症狀,這其實是內耳的神經系統遭病毒破壞,只要透過藥物治療基本上都可以痊癒。
李宏信醫師臨床發現,有些病人在後續治療上,服用2天藥物覺得症狀有所緩解後,就擅自停藥,這是錯誤的想法,畢竟神經受到破壞,只吃短短2天是不可能痊癒,應配合醫師指示,因神經功能之恢復一般都需服藥3至6個月,方能有所改善,故服用整個療程,才可能復原。
暈是生理現象 而眩暈則是平衡系統出問題
李宏信醫師分析,人體耳朵構造分為外耳、中耳及內耳;內耳包括蝸牛體、三半規管,兩者連接的地方則是前庭神經,三半規管中有淋巴液體,只要身體活動或晃動,神經就會有所感覺,進而調適達到維持平衡的狀況。
李宏信醫師強調,若內耳積水,晃動感覺就會加倍,容易發生眩暈,患者只要抬頭低頭,就會感到天旋地轉。而頭暈每個人都會,只要站立原地打轉5、6圈,就可以感受到暈,因打轉的動作讓內耳跟淋巴液晃動太久或太快所致,這是生理現象。
針對有眩暈症狀的患者,李宏信醫師提醒,一定要及時就醫,並配合治療,也應調整生活步調,盡量讓自己放輕鬆;而飲食方面,避免吃過鹹,含咖啡因飲品要少喝,平常可做一些柔軟的健身操,避免過度搖晃腦部,速度也盡量放慢,眩暈才不會再次襲來。
更多NOW健康報導
▸BA.4、BA.5恐再掀疫情 次世代追加劑對抗變異株有解
▸搶在肝功能黃金治療期 免疫組合助肝癌提升腫瘤反應率
相關部落格
-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51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前者發生機率最高的為三高患者,後者則以皰疹病毒(HSV)最為常見,其餘少數個案可能是外力傷害造成,如外力撞擊、鞭炮聲、煙火,及自體免疫疾病使正常細胞遭受破壞,其他包含癌症、細菌感染等。 -
換季鼻子像水龍頭關不住! 想根治鼻過敏須先了解成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94該如何永久的擺脫鼻過敏的困擾呢?「鼻過敏患者的症狀通常難以根治」,李宏信醫師表示,最常見的藥物治療或採鼻噴劑抑制過敏的方式,雖然短期之內能見效,但只要停藥不久就會再度復發。 -
黑眼圈、咬合不正、暴牙害你變醜! 鼻過敏可能是禍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81至於有鼻過敏的人為何會變醜呢?李宏信進一步分析,是因為當鼻黏膜腫大時,會造成鼻塞、難以呼吸,導致患者很自然地就會張口呼吸,而用口呼吸的影響就是口乾舌燥、睡覺時習慣舌頭下移,又長時間張口呼吸,容易造成打鼾形成呼吸中止症,導致門牙會被往前推而產生暴牙或咬合不正。 -
跨年演唱會倒數! 突發性耳聾求診人數恐再有一波高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24根據耳鼻喉科門診觀察,跨年晚會後的1周內,往往是突發性耳聾求診的患者人數激增的高峰期。李宏信醫師說,突發性耳聾的醫學定義是指,3天之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是1種急症。雖然醫界對於其致病機轉仍不甚明確,但普遍認為與長期處於高分貝環境中、病毒感染、壓力、糖尿病、內耳血管病變……等有關。 -
眩暈有2種!這種屬現代文明病 看iMax電影也可能誘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90眩暈症可分為「周邊型眩暈」和「中樞型眩暈」2大類型,約9成以上的患者為內耳前庭不平衡引起的周邊性眩暈,也可簡稱內耳型,包括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耳部前庭及三半規管之神經發炎或梅尼爾氏症;中樞型眩暈通常是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引起,治療較為棘手。
延伸閱讀
-
芬蘭訓練4犬嗅出新冠病毒! 機場檢測準確度不輸PCR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70大家都知道狗狗的鼻子非常靈敏,可以檢測出非法藥物、爆裂物,甚至能聞出癌症;最近1項新的研究則發現,狗狗可能可以聞得出1個人有沒有罹患COVID-19,而且準確性與PCR測試差不多,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全球健康》(BMJ Glob Health)。 -
平平都是All on 4植牙為何價格差很大? 牙醫師揭真相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326近年來,All on 4全口重建成為多數患者快速植牙的優先選擇,但坊間All on 4價位不一,有些甚至差距頗大,民眾在選擇植牙療程時,又該注意什麼呢?
-
新冠病毒檢驗試劑含「環氧乙烷」致癌物? 食藥署釋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67本土疫情嚴峻,累積確診個案已破300萬人,在採檢過程中,利用採檢棒深入鼻咽部位,但有網友貼文指出,新冠病毒檢驗試劑的含有化學成份「環氧乙烷」,而該成分已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於第1類之確定人類致癌物。 -
長新冠後遺症!喉乾、咳嗽、疲憊 「養肺茶飲」助康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640全台新冠感染人數累計至今(9)日已有2,693,787人確診,染疫人數已突破全人口數的10%,其中不少人解除隔離後,仍有咳嗽、呼吸不順等「長新冠」症狀,奇美醫學中心建議,這類民眾可以多喝「養肺茶飲」,改善喉乾、咳嗽、疲倦等後遺症。 -
長新冠後遺症「腦霧」易健忘 中醫食療按壓穴位可改善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96「腦霧」是新冠康復者常見的後遺症,門診已陸續出現感染新冠肺炎後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容易疲勞的患者。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腦霧」是一種長時間不退的精神模糊,患者可以表現為記憶力衰退、集中力減弱、語言溝通能力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