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只要聽到發燒,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感冒,當免疫細胞對抗來微生物時,身體大多會拉高體溫,然而發燒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醫院心遼內科部長岡孝和提醒,心理壓力也會引起發燒,不但退燒藥效果不顯著,也可能伴隨著倦怠、頭痛、腹痛,想要緩解環境改善是關鍵。
岡孝和說,心因性發熱大多有2類型態:第1類是代謝率高的10多歲的青少年,在特定狀態下,例如上學,體溫就會突然上升,有時溫度可能高到40度,並且容易自律神經失調的青春期少年,早上經常起不來;第2類屬於慢性壓力者,例如同時承受工作、家事、育兒等多種壓力,體溫容易長時間處於38度上下。
心因性發燒最主要原因就是壓力,引起壓力原因非常多,例如過度期待、過度勞動、家庭不和諧、學校罷凌等,因此心因性發燒民眾接受血液檢查,不會發現異常數據,服用退燒藥也不見得有效,想要解決從心理面下手,接受精神科或身心科診察,確認壓力來源,在試試看如何排解。
如果發現孩子或自己老是發燒,在小兒科或一般成人內科排除感冒等生理疾病,就可以接受精神科或身心科檢查,由醫生給予緩和壓力藥物,在慢慢生活指導與環境調整,同時練習放鬆,岡孝和強調,當心因性發燒患者接受治療時,減輕精神壓力非常重要,需周遭親友能夠理解與共同解決。
另一方面,觀察台灣人在長期壓力的常見反應,書田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佳佐說,長時間壓力容易引起自律神經失調,導致心跳加快、失眠、體溫上升等現象,身體狀態不佳免疫能力也會下降,細菌病毒入侵身體機會上升,自然感冒頻率增加。
至於台灣人是否常見心因性發燒,施加佐則說,日本案例在台灣精神科不常見,原因在於台灣民眾如果發現發燒,都會先到一般內科診所就醫,看診醫生開立相關藥物舒緩症狀,如果發燒不斷,多項檢查都找不出感染原因,才會轉介到精神科或身心科,但類似病症民眾在先前治療過程,可能壓力逐漸紓緩,或身體狀態受到藥物控制,最後轉介到精神門診案例不多。
★資料來源:時事メディカル
延伸閱讀
-
如何有效治療緊張性頭痛? 針灸放鬆頭皮肌肉有助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281美國研究將218名每月至少15天有緊張性頭痛的人分成2組,在真正的針灸組當中,有68%的人表示他們每月頭痛的天數至少減少了50%。證實針灸可能有助於預防緊張性頭痛。 -
長新冠患者全身疲勞!連滑手機也好累 尋求中醫盼治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37最近台灣新冠疫情正逐漸趨緩中,但感染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逐漸攀升到快20%,中醫師康涵菁表示,臨床上除了確診者的線上看診,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確診後患者到診間求助「長新冠症狀」,像是持續不斷的失眠、咳嗽、胸痛、不明發熱,甚至類似慢性疲勞症候群,及難解的肌肉、關節疼痛。她提到,有病人出現「勞動後倦怠」,甚至反應滑手機20分鐘都會覺得非常勞累,生活相當困擾。 -
恐慌症如何診治?為何發生? 去除禁忌與連結是關鍵!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404相信大家多少都從各地方聽過恐慌症(panic disorder)。部分新聞中可看到因為遇到某件事而發生恐慌症,當事人會覺得心跳加快,失去真實感。「快瘋了」就是他們心中最常浮現的3個字。 -
3C族犯眼疾又頭痛、失眠等共病! 當心電磁波過敏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038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師學會2019年的調查發現,國人平均使用3C的時間已高達10.7小時,也就是說,平均1天有將近一半的時間都在盯著3C螢幕,長期用眼過度、不當的用眼習慣除了會對視力造成傷害之外,更容易罹患乾眼症,也使得眼睛疾病年輕化。除了視力退化、眼疾困擾之外,若同時患有經常性失眠、頭痛、疲倦、憂鬱等問題,當心「電磁波過敏症」找上你! -
2歲童確診!高燒41度合併腦炎症狀 醫籲:打疫苗預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302歲的許小弟確診新冠肺炎,確診後第3天突然高燒至41度,出現嘔吐與痙攣,許爸爸緊急將他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抵達時心跳每分鐘達200下,意識模糊且呈現嗜睡無力狀態。抽血檢查發現前降鈣素(PCT)發炎指數高達17(正常值<2),電腦斷層掃描顯示腦部有些微腦水腫,懷疑有併發腦炎跡象,當下立即住入兒科加護病房,後續在藥物治療下,PCT也降至正常範圍,腦壓恢復穩定,住院1週後許小弟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