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看過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後,應該對於女性在家庭內的角色與痛苦徹底了解,並且熟悉「產後憂鬱症」。現在大家應該都聽過的「產後憂鬱症」多數人以為僅會在婦女身上出現,實際上,男性也可能罹患產後憂鬱,且諮商心理師觀察到,疫情下的在家工作浪潮,使得男性罹患產後憂鬱的案例激增。
家庭關係改變 男人也會得產後憂鬱
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觀察到,近年來家庭關係丕變,男性為了不被貼上「豬隊友」標籤,想扮演「神隊友」,在家事與照顧嬰幼兒上全力以赴,這類的「討好型男人」卻使自己被憂鬱危機淹沒。這類的男性通常急著想討好妻子,也使自己成為罹患產後憂鬱的高危險群。
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近半年有不少男性因家庭育兒問題尋求協助,且呈現產後憂鬱症狀。而男性與女性的產後憂鬱症之成因與呈現的狀態略有不同。她遇到幾位男性個案,向她訴說自己經常感到沮喪,以及幾乎沒有睡好過,感到相當疲憊。
完美主義、情緒不穩媽媽 易影響爸爸心理健康
林萃芬表示,另方面,假設母親有產後憂鬱症,或是完美主義者,任何細節都會要求,並且要求丈夫也要配合他的嚴格規範;或是母親經常背負照顧孩子的壓力,經常嘮叨或大發脾氣,使得爸爸除了忙工作以外,還需要承受她的情緒,將使丈夫身陷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更使夫妻關係緊張。
在家上班後 爸爸無處喘息
「所有人都在婚姻中過勞了!」過去,爸爸還可以在公司喘息一下,暫時遠離家庭的壓力;然在家上班後,在工作之餘還要顧家,全家人都會將照顧家庭當成是「男人的義務」,少了喘息的空間,更造成這些爸爸的壓力無處釋放。
林萃芬建議,新手爸爸們如察覺到自己生活或情緒上的異樣,應及早進行諮商,更重要的是:夫妻都要進行諮商。同時也需要有支持系統,例如請保母或信任的人幫忙顧小孩等等。最後,雖家有幼兒的家庭,要好好睡覺很困難,但夫妻都需要良好的睡眠。
更多NOW健康報導
▸晚期肝癌治療與時間賽跑 免疫療法合併標靶新藥求生機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延伸閱讀
-
本土+85720!今年累計確診案例破百萬 死亡暴增431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宣布新增85,720例本土個案,41例境外移入,49例死亡個案。今年本土累計確診案例突破1百萬,累計死亡為431人,死亡率0.04%。 -
疫情達高峰期!7月有望脫口罩? 陳時中:要再晚一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0Omicron新冠肺炎疫情在近日達到最高峰,至今(19)日本土確診數正式突破百萬例。有媒體詢問7月能否脫口罩走入正常生活?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脫口罩會稍晚。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說需要先處理好現在的疫情。 -
「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更新 開放24小時內重新編輯1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9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表示,「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已於5月1日正式上線,為增進整體效能持續檢討改進,該系統已於5月12日新增功能。 -
本土+63964!死亡+40例 指揮中心呼籲民眾盡快打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4)日宣布新增63,964例本土個案,77例境外移入,40例死亡個案。 -
指揮中心設36家學齡前兒童就醫綠色通道 6歲以下優先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6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表示,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兒童病例數恐增加,為提供學齡前兒童(6歲以下)優先照顧,指揮中心已請35家醫院於5月18日前開通就醫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