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眼睛常常乾澀不舒服,甚至還有人出現異物感、流眼淚等情況,可別以為只是暫時性症狀,有可能乾眼症已經找上門了!現代人用眼習慣不佳、長期依賴3C產品,眼睛容易感覺乾澀、疲勞,如果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建議就應尋求眼科醫師診治,確認病因,才能針對症狀改善。
乾眼症只是缺水嗎? 瞼板腺萎縮程度也是關鍵
眼科醫師朱智盟說明,人體淚膜是由油脂層、淚液層和黏液層所組成,至於該如何判定是否真的為乾眼症,早期針對乾眼症的測試,會透過淚液試紙測試淚水多寡,淚水測試試紙小於5mm即為乾眼症,但近幾年來發現乾眼症應分為淚液分泌減少(缺水型)或油脂堵塞(缺油型)2大類型。
現今眼科檢查會透過淚液檢測機產生的檢測報告,了解下眼瞼的淚水層、眨眼次數及瞼板腺萎縮程度,判斷淚水中含油及含水量多寡,也就是說,乾眼症並不僅只是缺水而已!一般人認為乾眼症是眼睛乾澀、淚液分泌不足,但其實乾眼症還會出現風吹過就被刺激不自主流眼淚,或是天冷時半夜被痛醒的「反射性流淚」情況;嚴重的乾眼症會有異物感,淚液過乾、摩擦力大,後續產生角膜破皮不易癒合,不僅易刺激流淚,角膜嚴重發炎時,就連張開眼睛都有刺痛感。
由於現代人長期用電腦工作、下班滑手機的用眼習慣,朱智盟醫師表示,每年眼科門診中乾眼症的病患人數有增無減,好發族群又以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上班族、低頭族,銀髮族、高度近視患者、常暴露於紫外線下的人為多。
除此之外,朱智盟醫師補充,女性乾眼症患者又比男性多,多數因為罹患紅斑性狼瘡、風溼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性疾病,因對抗淚腺細胞抗體產生乾燥症,也易引發乾眼症。
瞼板腺在淚水分泌功能上 扮演關鍵角色
在治療乾眼症方面,臨床上針對有乾眼症狀前來眼科求診者,建議以補充人工淚液為主來緩解症狀;後來也有能改善瞼板腺發炎的藥物,有助增加淚水穩定性;以及利用抽血後離心自體血小板的PRP增生療法,點在眼睛有修復角膜效果。此外,也有淚管栓塞物理療法,能讓流眼淚的速度降低70%,相對保留比較多淚水、改善乾眼症狀。
近幾年來有研究發現瞼板腺在淚水分泌功能上扮演關鍵角色。朱智盟醫師指出,早期乾眼症治療主要針對補充淚水,現在經過淚液檢測發現缺水和缺油的混和型乾眼症為大宗,其中又以缺油型居多,醫學上稱為「瞼板腺功能障礙」,是1種因為瞼板腺堵塞造成的缺油型乾眼症,當熱敷、人工淚液效果不佳,這時可進一步透過脈衝光雷射治療。
脈衝光雷射治療瞼板腺 改善乾眼症缺油危機
因眼瞼板堵塞被認為是有塵蟎或因滲透壓改變,導致瞼板腺發炎、分離不出油脂,利用脈衝光的光能伴隨熱能,可殺死蟎蟲,並產生類似熱敷效果,能治療瞼板腺發炎,再擠壓出油脂,讓淚水恢復正常。
脈衝光雷射治療每次15分鐘。對於想要擺脫乾眼症困擾的民眾,朱智盟醫師建議第1年每月治療1次,連續施打3至4次療程,3次後會透過淚液檢測對照,來決定後續療程;第2年後依症狀來進行保養計畫。術後正常上班、外出做好防曬即可。
朱智盟醫師提醒,乾眼症的發生與生活型態密切相關,平時適度紓壓、睡眠充足,多攝取蔬果、不偏食,另外可額外補充葉黃素和蝦紅素來保健眼睛,定期補充人工淚液、搭配熱敷等,都能有助預防乾眼症再度惡化。
更多NOW健康報導
▸鼻形美醜直接影響顏值 結構性鼻整形5段式調整更自然
▸男人手腳冰冷末梢循環不良 下半身思考能力恐出現障礙
相關部落格
-
「近視」是疾病!眼科醫師盤點近視控制法 對抗惡視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468過去已經被用來控制孩童近視數10年的散瞳劑,通常是眼科醫師優先使用的治療藥物。在控制度數上,臨床調查顯示,若使用長效型高濃度散瞳劑,其放鬆孩童過度緊繃的睫狀肌,最終能使近視加深的速度控制在平均每年增加25度以下。不過副作用是常有瞳孔放大、白天會產生畏光不適。 -
視網膜剝離比想像中常見 200度超廣角眼底照相揪病灶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67朱智盟表示,一般人能看得見影像和色彩是因光線通過水晶體後,聚焦在視網膜上,感光細胞接收到光線後,再由神經傳導到大腦以產生影像。正常情況下,視網膜感光細胞與它的色素上皮緊密接合,包住眼睛的玻璃液體;但當視網膜產生裂孔,玻璃液體就會沿著裂孔滲入兩層之間,造成感光細胞無法接收到營養來源而漸漸失去功能,此時如果不及時手術治療,將玻璃的視網膜貼回原位,感光細胞就會死亡而導致失明。 -
本土疫情延燒學童提早放寒假 慎防3C接觸近視不飆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670台灣兒童的近視比例有多可怕?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近視人口比例高居全球第1位!小學1年級學童的近視率約22%,小六學童約66%,國中生高達77%,高中生更是突破85%,孩童的視力問題成為家長亟需關注的議題,且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顯示,高度近視容易提高日後青光眼、白內障等病變風險。 -
不想與飛蚊症共存! 雷射治療掃除眼前黑點改善近8成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810為什麼眼前會出現這些飛行物阻擋視線呢?眼科醫師朱智盟指出,飛蚊症的起因大部分是老化造成眼睛裡透明的玻璃體變得混濁。玻璃體是1種清澈的膠狀纖維,當玻璃體遭受氧化物自由基攻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化時,膠狀纖維便會斷裂而產生各種形狀的混濁物。 -
健保補助第3代微脈衝黃斑部雷射 輔助藥物治療不惡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082黃斑部病變可分為乾性與溼性(滲出型)。溼性黃斑部病變是在脈絡膜產生新生血管,導致視網膜水腫,看直線會扭曲是黃斑部病變的初期症狀。拜科技進步所賜,已提高黃斑部病變的篩檢率,故一旦發現病變,應積極治療。
延伸閱讀
-
低頭族也是青光眼高危險族群! 眼科醫師解析治療趨勢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665針對青光眼治療方面,最常見是使用藥物改善,朱智盟表示,目前的藥物有縮瞳劑、前列腺素催動劑、α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眼用乙型腎上腺拮抗劑、碳酸酐脢抑制劑,運用藥物來減少房水形成、增加房水排出或縮小瞳孔來降低眼壓,治療上往往不只使用1種藥物,且每天都必須點眼藥水控制,然而有些人使用藥物後仍無法將眼壓降下來,且長期使用藥物,會造成眼角膜受損,此時就會考慮採用雷射方式治療。 -
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有效? 醫師曝「1情況」須手術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353C科技的進步與便利性的同時,也讓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包含近來有許多黃斑部病變的年輕患者,眼科醫師謝明宏指出,黃斑部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以往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竟也會發生在3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使得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及治療需求增加。 -
全台每4名眼疾患者就有1人乾眼症 專家提解方改善不適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27事實上,光是台灣,就有高達8成以上的人有眼睛疾病,其中將近每4人就有1人罹患乾眼症,眼睛常出現乾澀、癢、灼熱或刺痛感、甚至分泌物變多。眼科醫師警告,患有乾眼情況的人數不斷攀升,發病年齡也逐漸下降,若逐步讓乾眼症惡化,恐造成視力損傷。 -
眼睛經常性乾澀疲勞可能是淚水缺油脂 圖解乾眼症治療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415「在門診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有乾眼症的狀況,比例頗高。」乾眼症比較常見的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眼睛疲勞,可能有一些發炎的症狀,例如眼睛癢、分泌物較多、有刺痛感,等外在刺激較敏感,嚴重還會造成視力模糊。侯宗昀醫師指出,除了依照指示使用人工淚液外,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若是瞼板腺功能異常,便可盡快接受治療。 -
「近視」是疾病!眼科醫師盤點近視控制法 對抗惡視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468過去已經被用來控制孩童近視數10年的散瞳劑,通常是眼科醫師優先使用的治療藥物。在控制度數上,臨床調查顯示,若使用長效型高濃度散瞳劑,其放鬆孩童過度緊繃的睫狀肌,最終能使近視加深的速度控制在平均每年增加25度以下。不過副作用是常有瞳孔放大、白天會產生畏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