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19歲林姓女大生日前因腹瀉就醫,打完點滴後返家,隔天爬樓梯時突然一陣狂喘、嘔吐,趕緊送急診檢查,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期間心臟不僅一度停止跳動11秒,且連續多次致命性心律不整,所幸醫療團隊緊急安裝葉克膜幫忙「代班」,讓患者在意識清楚狀況下「放心」休息,對症下藥後順利出院返家。
回想發病過程,林同學心有餘悸說「真的要珍惜重生的機會」,她表示,自己平時飲食作息正常,某天打工時感到肚子餓卻吃不下,也有拉肚子症狀,赴醫檢查起初以為是腸胃炎,打點滴後舒服許多,便返家休養。由於租屋處在4樓,隔天中午拿外送準備上樓時,爬到2樓卻喘到不行,忍著不適的身軀一打開家門,立刻坐倒在地、嘔吐,因驚覺不對勁,便立即撥打119前往急診。
心臟一度停跳11秒 心臟沒力到幾乎沒有輸送血液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許楹奇、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均指出,在急診檢查起初以為是膽囊發炎,但林同學的血壓卻低到量測不到,即便躺著也氣喘吁吁,醫師立即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嚴重心律不整,而且心臟收縮力減損,立即送往導管室及開刀房搶救,期間心臟曾一度停止跳動長達11秒,坦言「心臟沒力到幾乎沒有輸送血液」,狀況十分危急。
林同學則是驚訝表示,在開刀房及加護病房電擊的過程中,她意識完全清醒,甚至「明明清醒,為何要『電』我?」只見醫護人員緊張地忙進忙出,又幫她裝上葉克膜治療,她才驚覺「代誌大條了」!
回想這段生死一瞬間的過程,林同學表示,躺在加護病房裝上葉克膜時,她完全清醒,與醫護人員對答如流,過了幾天,得知心臟能自主跳動的那一刻,她感動萬分,除了感謝醫護團隊的協助,也誓言會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
臨床表現千變萬化 流感盛行期間需格外小心
劉殷佐強調,心肌炎是指心肌受到病毒、細菌侵犯,使得心臟肌肉層發炎,影響心臟能排出的血量;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很容易與感冒或腸胃炎混淆而忽略,當症狀轉趨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心臟衰竭、休克或缺血性中風等嚴重併發症,並於數小時或數天內死亡。
劉殷佐指出,有一成心肌炎患者會轉為重症,需使用葉克膜(體外循環機)控制,通常治療1週心跳能自動恢復,病人也能恢復正常,若是出現無法控制的心臟衰竭,必須透過葉克膜讓心臟暫時「休息」,如果繼續惡化,就得進行心臟移植才能延續性命。
劉殷佐提醒,心肌炎雖不常見,但在流感盛行期間需格外小心,若有反覆性上呼吸道及腸胃道不適,合併呼吸急促、胸悶、頭暈、心律不整等症狀時,務必及早就醫,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更多NOW健康報導
▸便當建議2小時內食用背後有原因 避免仙人掌桿菌中毒
▸乾眼症常見4大症狀你有嗎? 口罩佩戴不正確也會導致
延伸閱讀
-
葉克膜搶救觀光客! 緊急二尖瓣瓣膜置換手術救回一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535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外科團隊為曾女士使用葉克膜體外循環維生系統後,緊急安排二尖瓣瓣膜置換手術,手術時間長達5小時,手術後仍繼續使用葉克膜體外循環維生系統,以維持心肺功能。 -
青少年打BNT後心肌炎15起 桃園女學生接種後裝葉克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535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公布最新青少年接種疫苗後心肌炎統計報告,已累積15起,年齡是12至21歲,共12名男性、3名女性。 -
動員5大科人力救命 心臟破裂外送員術後26天康復出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53428日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與心臟外科等急重症團隊成員,出席這場見證奇蹟的記者會。謝世榮手繪心臟術前、術後彩圖送給鍾先生,他不居功的說:「多年從醫生涯,還沒遇過因意外心臟破裂的病人,能送到醫院,還能手術救回來。大部分心臟破裂病人在意外現場就會失血過多死亡,鍾先生是自己的血塊爭取到黃金救命時間!」 -
長期接觸特定空汙和交通噪音 恐提高罹患心臟衰竭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91Youn-Hee Lim補充說明,為了盡量避免受到空氣及噪音汙染影響,應制定排放措施等策略,同時也必須鼓勵戒菸和血壓控制,以幫助降低個人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 -
運匠急性心肌梗塞險猝死 心臟科團隊合力「把命留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599心臟血管外科劉殷佐主任表示,因患者置放支架後血壓仍不穩定,只能藉葉克膜暫時維生,但心臟恢復程度不如預期,肺水腫情形相當嚴重,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的主動脈只有兩葉薄片,為急性心肌梗塞併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評估後再安排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才順利解除肺水腫症狀,並脫離葉克膜。他笑著說:「總算讓他把命留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