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黃育成/台北報導】目前全台接種Covid-19疫苗覆蓋率已超過5成,不過關於接種後的反應熱議不斷,1名36歲男性於今(2021)年6月注射疫苗後,突然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眩暈等症狀而緊急就醫,被醫師判定為「突發性耳聾」,有民眾擔心注射疫苗會出現相同副作用,收治該名患者的中醫師高資承表示,其發生率極低,且並非不治之症,民眾不必過於恐慌。
耳中風影響聽力功能 中西醫治療方式各不相同
高資承說明,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屬於耳鼻喉科的急症,如患者在3天之內做聽力檢查,有連續3個頻率的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即為神經性聽力損失的耳中風。耳中風的發生率在台灣約為10萬分之5至20,發病年齡大多介於40到60歲之間,且多發生於單耳聽力下降,鮮少有雙耳同時發生的情況,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眩暈、耳朵悶塞感等併發症狀。
目前醫界對於耳中風的致病原因仍沒有定論,僅有10%至15%的耳中風能找出原因,像是病毒感染、外傷或心血管病變所造成,西醫通常以抑制內耳發炎的類固醇藥物治療,搭配血管擴張及血漿擴張劑增進內耳循環,臨床上約3成患者可恢復一定程度的聽力;中醫則多半採傳統針灸合併內服中藥,針對耳朵附近的穴道,如耳門、聽宮、聽會、率谷等穴道進行針刺,但效果因人而異。
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改善耳中風 把握黃金期增加改善機率
另有結合中西醫治療原理的「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是由日本宮崎縣山元敏勝醫師所研發,在世界各地已廣泛使用近半世紀,有別於傳統中醫針灸,「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是在與身體各部位相對應的刺激點上施針。高資承進一步表示,「山元式新頭針療法」對於中風後遺症、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帕金森氏症等,皆有良好改善,據臨床統計顯示,患者在耳中風病發後2周內接受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治療,改善機率逾7成6。
前述患者在注射疫苗後出現耳中風、耳鳴及眩暈等症狀,初步經西醫以類固醇治療後仍不見好轉,又透過友人的介紹,轉而接受山元式新頭針療法,高資承指出,在經過2個多月,每周2至3次、共12次的療程,該名患者的聽力已改善,眩暈、耳鳴等症狀也消失,並逐步回復以往的生活品質。
高資承提醒,雖然目前導致耳中風的原因不明,且秋冬時節是發病的高峰期,這段期間須特別留意,至於年輕患者罹病原因則常與作息不正常或生活壓力大有關,一旦出現單側耳朵聽力減退,或是完全聽不到的症狀時,應立即就醫診斷,把握發病2周內的黃金治療期。
更多NOW健康報導
▸腎結石不治療恐走上洗腎人生 內視鏡手術終結深層結石
▸耳鳴眩暈齊發威恐梅尼爾氏症作祟 內耳淋巴水腫是元凶
相關部落格
-
Omicron高傳染力全台擴散! 打不打疫苗副作用成話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757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又名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種由肢體遠端發生麻木及無力,漸進式發展到近端肢體的疾病,成因來自上呼吸道和胃腸道病毒感染後產生的免疫反應,導致神經周邊受到傷害,症狀較輕如肌肉無力或呼吸困難,嚴重恐需使用呼吸器維持生命機能。 -
打疫苗出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反應 中西醫雙管齊下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137根據目前的研究指出,BNT與莫德納均無發生類似案例,AZ在國外有極少數案例,嬌生疫苗注射後的發生機率則略高,但目前在台灣只有進口AZ與莫德納疫苗,也不曾發生過注射疫苗後出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的案例。 -
右臉面癱右眼皮無法閉合 顏面神經麻痺山元式針療有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86為什麼會出現顏面神經麻痺呢?高資承醫師說明,「顏面神經」是自腦幹出來經顳骨到臉頰約14到17公分的神經,功能包括控制臉部表情肌肉、眼淚及唾液分泌、味覺傳達等,當第7對腦神經的中樞神經或周圍神經受損時,則可能產生顏面神經麻痺,患者會失去控制單側臉部肌肉的功能,出現如歪嘴、半邊臉麻木或感覺遲鈍、半邊臉不能動、喝水會漏水、牙齒不能全然露出、眼睛不能閉合、容易流淚、額頭無法上抬、味覺喪失或遲鈍等症狀。 -
氣溫驟降耳中風發病高峰 新頭針刺激穴位點可找回聽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59目前醫界對於耳中風的致病原因仍無定論,僅有10%至15%的耳中風找得到原因,像是病毒感染、外傷或心血管病變等。西醫通常以抑制內耳發炎的類固醇藥物治療,或搭配血管擴張及血漿擴張劑增進內耳循環,在臨床上約3成患者可恢復一定程度的聽力;中醫則多半採傳統針灸合併內服中藥,針對耳朵附近的穴道,如耳門、聽宮、聽會、率谷等穴位進行針刺,效果因人而異。 -
氣溫驟降單側突發性耳聾 耳中風無預警報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049收治該名患者的中醫師高資承表示,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的急症,患者在3天之內,做聽力檢查有連續3個頻率的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即是神經性聽力損失的耳中風。耳中風的發生率在台灣約為10萬分之5至20,發病年齡大多介於40歲到60歲之間,且多發生於單耳聽力下降,鮮少有雙耳同時發生的情況,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眩暈、耳朵悶塞感等併發症狀。
延伸閱讀
-
2歲童確診!高燒41度合併腦炎症狀 醫籲:打疫苗預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312歲的許小弟確診新冠肺炎,確診後第3天突然高燒至41度,出現嘔吐與痙攣,許爸爸緊急將他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抵達時心跳每分鐘達200下,意識模糊且呈現嗜睡無力狀態。抽血檢查發現前降鈣素(PCT)發炎指數高達17(正常值<2),電腦斷層掃描顯示腦部有些微腦水腫,懷疑有併發腦炎跡象,當下立即住入兒科加護病房,後續在藥物治療下,PCT也降至正常範圍,腦壓恢復穩定,住院1週後許小弟康復出院。 -
Novavax疫苗來了! 最快7月14日可開放18歲成人接種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1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Novavax目前規劃6月底到貨。只要有新疫苗,FDA都需要花2週來作封緘檢驗,確認施打時程後將再公布。 -
美FDA核准BNT幼兒疫苗EUA 完整打3劑有8成保護力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55美國FDA已於2022年6月15日正式核准BNT幼兒(6個月以上、5歲以下)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送審資料報告顯示,BNT疫苗對幼兒的保護力與成人疫苗相當,完整接種3劑BNT疫苗,保護力可達80.3%。 -
防疫醫師分析猴痘疫情 猴痘疫苗打過沒?快秀出左手臂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7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7)日邀請衛福部防疫醫師陳婉青說明猴痘的衛教知識。陳婉青提醒,近期法國出現首例小學生感染猴痘,顯示幼童感染猴痘需格外小心,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幼童。 -
ACIP召開會議訂指引 針對不同族群提出疫苗接種建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7ACIP就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莫德納 COVID-19疫苗、5至11歲基礎加強劑及追加劑接種、18歲以上民眾Novavax接種、COVID-19確診者疫苗接種,以及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及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第2次追加劑等議題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