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細胞環境突破帕金森氏症治療困境 關鍵在細胞間質

5916
楊芷晴 報導
帕金森氏症患者常見症狀
▲侯泰宇院長表示,這個疾病在初期並不容易診斷,很多症狀與老年人功能退化相似,往往是等到症狀嚴重時,到醫院就診檢查後才確診。(圖/NOW健康製作)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多數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可能連自己翻身或起床等平凡的動作都無法獨立完成,許多重度症狀的患者甚至需要長期服藥治療,但仍無法深入病因改善,以致病情遲遲不見好轉。不僅病患喪失活動自主力,家人也因為長期照護備受壓力。然而,帕金森氏症並非「不治之症」,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現今透過修復受損細胞的細胞間質療法,也能讓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生活品質獲得改善。


1名60多歲的女性,3年前出現左側肢體顫抖,在南部某大型醫學中心確診為帕金森氏症,即使經過藥物治療後,全身肢體仍漸漸變得僵硬,後來轉院接受治療、甚至透過中醫療法也無效。患者躺在床上無法自行翻身、坐起,最後吞嚥也出現困難。直到1年前開始接受細胞間質療法,經幾個月治療後,現在已能自行翻身、坐起,並能行走如廁,自行穿脫褲子,不須再包著紙尿褲,就連抗帕金森氏症的藥物也減少了3分之2劑量。


收治該名病患的家佑診所院長侯泰宇醫師表示,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初期會有手足顫抖、僵硬、動作緩慢、站立不穩等主要症狀,同時合併有臉部表情木然、流口水、走路時上肢擺動減少或小碎步的步行,但這個疾病在初期並不容易診斷,很多症狀與老年人功能退化相似,往往是等到症狀嚴重時,到醫院就診檢查後才確診。


醫學研究目前認為帕金森氏症是1種慢性腦部退化的疾病,由於腦部黑質神經細胞受損、死亡,導致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不足所引發運動障礙的症狀,多數人於50至60歲的中老年期發病。侯泰宇院長解釋,其實中腦黑質就是1塊「細胞間質」,所謂細胞間質就是細胞所處的環境,它除了提供細胞存活生長,也扮演細胞間互相協調的重要功能,因此若細胞所處的環境不佳,細胞就會產生病變。


人體循環系統中不管是吸收營養物質或代謝廢物,路徑都必需通過細胞間質,當細胞間質裡的代謝廢物愈堆愈多時,不僅營養素無法吸收外,也會導致代謝廢物無法排出,最後細胞間質長期因為這些毒物、重金屬、自由基等代謝廢物的殘留,必然會對細胞產生危害。倘若能從源頭將危害細胞健康的因子消除,重新活化細胞,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困境就可望獲得改善。


侯泰宇院長指出,細胞間質療法的目的是找出影響細胞的毒害因子、自由基與毒害狀態,在不吃藥、免打針、免開刀的非侵入性方式下,利用細胞間質療法刺激細胞外間質。只要細胞間質環境改善後,細胞也會逐步恢復健康,身體的精氣神自然就能提升。



更多NOW健康報導
▸21天內奪走近300條人命 難道是超前「不」署惹的禍?
▸彩雲颱風帶來豪雨為南部解渴 汗皰疹患者無奈成受災戶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

相關部落格